在某个宁静的小村子里,住着一位名叫刘大山的单身汉。他为人忠厚老实,靠着一亩三分地辛勤劳作维持生计。由于家境贫寒,都三十好几了,还是孤身一人,连个说媒的人都难见着。
有一天午后,刘大山吃过饭,打算去村子东边的河里洗个澡。路过一片小树林时,他突然瞧见树林里躺着个人。刘大山心里“咯噔”一下,赶紧快步走过去。一看,是个年轻女子,面色惨白如纸,嘴唇干裂得起了皮,也不知道是死是活。他赶忙伸手去探女子的鼻息,还好,还有那么一丝微弱的气息。刘大山不敢耽搁,急忙把女子背回了自己那破旧的小屋。
回到家,他先给女子喂了些水,又找来一把蒲扇,轻轻为她扇风。过了一会儿,那女子悠悠转醒,可就是不开口说话,只是一个劲儿地抹眼泪。刘大山煮了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递到女子面前。女子接过面条,就像饿狼扑食一般,狼吞虎咽起来,看样子是饿了好些日子了。
等女子吃完面条,脸上总算有了一丝血色。她看着刘大山,声音微弱地说:“多谢恩人相救。”原来,这女子叫梁美玉,今年刚满十八岁。她父亲是临县的一个大财主。梁美玉和一个穷书生情投意合,私定了终身,如今肚子里已经有两个月的身孕。这事被她父亲知道后,坚决不让她把孩子生下来,还把那个书生送进了大牢。为了保住腹中的孩子,梁美玉只好偷偷逃了出来。
刘大山听了女子的遭遇,心里满是同情,可面对这么一个年轻女子,他一时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慰才好。梁美玉环顾了一下这简陋的屋子,然后轻声问刘大山:“大哥,你可曾成亲?”刘大山被这么一问,有点不好意思,挠挠头说:“我这么穷,哪个姑娘愿意嫁给我哟。”梁美玉咬了咬嘴唇,说道:“如果大哥你不嫌弃,我愿意做你的妻子。”刘大山一听,吓了一跳,赶忙摆手说:“姑娘,你可别拿我开玩笑了,我一个粗人,哪配得上姑娘您啊。”梁美玉眼中泛起泪花,说:“我如今无家可归,又怀着身孕,是我配不上大哥,大哥是嫌弃我。”说着,眼泪就止不住地流了下来。要知道,在当时,没成亲的姑娘生孩子可是要被人戳脊梁骨的,孩子生下来也会被人看不起。
刘大山沉思了片刻,说:“我怎么会嫌弃你呢?我只是怕姑娘你以后会后悔。”梁美玉一听,赶紧擦干眼泪,坚定地说:“请大哥相信我,我绝不后悔。”因为家里实在穷,二人也没举办什么婚礼,就炒了两盘野菜,烙了两个油饼,就这么成了亲。
成亲之后,刘大山依旧每天在地里辛勤劳作,梁美玉则在家里洗衣做饭,日子虽然清苦,却也充满了温馨。过了半年多,梁美玉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女孩,取名叫刘蕊儿。夫妻俩把女儿当作心头宝,疼爱有加,虽然家里不富裕,但吃穿用度上从来没委屈过女儿。
然而,好景不长。就在刘蕊儿两岁的时候,梁财主找到了梁美玉,派人强行把她抢了回去。刘大山心里虽然难受得像刀割一样,但为了女儿,他只能咬着牙重新振作起来,更加努力地干活,照顾着女儿。刘蕊儿也特别懂事,六七岁的时候,就能帮着父亲做饭洗衣了。
时光飞逝,一眨眼,刘蕊儿已经十六岁了。她的模样简直和梁美玉如出一辙,就像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样。刘蕊儿心疼父亲,除了洗衣做饭,还经常去山里采药卖钱,补贴家用。刘大山看着这么懂事的女儿,觉得这些年自己的付出都值了。
刘蕊儿不仅相貌出众,心地也十分善良。她总是尽力去帮助身边的人,遇到乞丐也会尽自己所能去施舍。有一天,刘大山从地里回来,女儿赶紧给他端来洗脸水,又把饭菜端上桌。父女俩正准备吃饭,就见一个老汉来到门口。这老汉穿着一身绫罗绸缎,皮肤白皙,一看就是个没干过苦力的人。
老汉笑着说:“我想讨碗水喝。”刘大山连忙热情地邀请老汉进屋,还让刘蕊儿给他端水。老汉喝过水后,看着桌上的饭菜,忍不住咽了咽口水。刘大山笑着说:“如果不嫌弃,就一起吃点吧。”老汉感激地说:“太感谢大哥了,我都一天没吃饭了。”刘蕊儿赶紧给老汉盛了一碗饭,几人边吃边聊。
老汉这才说出自己的身份,原来他叫许天意,有个十四岁的小女儿,一年前得了怪病,吃什么药都不管用。有个道士说,要想治好这病,就得吃一只黄皮蟾蜍。于是,他就来这山里找,可找了几天都没找到。
刘大山是个热心肠,听许天意这么说,便说:“我对这山里比较熟悉,我和你一起去找吧。”就这样,许天意和刘大山父女一连找了七天,终于在刘蕊儿的发现下,找到了一只黄皮蟾蜍。
许天意为了表示感谢,从包袱里拿出一个玉镯子,说:“这个玉镯是我在一个庙里求的,当时求了两个,给我女儿一个,这一个就送给你,戴在手上可保平安。”刘蕊儿见他这么真诚,就把手镯戴在了手腕上。许天意见刘蕊儿戴上了手镯,便告辞离开了。
可自从戴上这手镯,刘蕊儿总会时不时地感到头晕眼花。她以为是自己上山采药累着了,又怕父亲担心,就一直没说。有一天,刘蕊儿像往常一样上山采药,突然感觉眼前一黑,一头就栽倒在地,失去了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