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2 / 2)

心中有劲儿,满怀希望,体现在脸上,便是这种神采飞扬的表情。

不时有身着盔甲,手持长矛的士兵走过,他们列队整齐,神情严肃,让人见了便心生惧意,不敢造次。

入目所及的一切,连繁华如平城都不曾有这种配置。

这还是他们印象中贫穷困苦的边关吗?

既好奇想看,又不敢多看,抱着这种矛盾的心情,晋城人一路跟着谢杉穿过东街,跨过砖厂、水泥厂,来到了印刷厂外。

东街的一切都让他们感到新奇——

砖厂外堆着成堆的大小样式相同的土砖,水泥厂外则是大包小包用麻袋装着的水泥粉。厂房里不时传出各种声音,人声与器具运作的声音杂糅在一起,形成一种热火朝天的场景,听得人心生振奋。

不时有人拉着推车经过,不知要将土砖和水泥粉运往何处。

这一切都让他们大开眼界。

还有远处那一排用水泥砌成的小两层房屋,看起来既新颖又实用,若是能住进去,怕是半夜睡着都会笑醒吧。

边关,这就是边关吗?

晋城人简直激动得无法形容此刻的心情。

到了印刷厂,有两名士兵守在门外,见了谢杉,他们恭敬地叫了一声:“谢三哥。”

谢杉点点头:“我带他们来找二哥。”

士兵回道:“谢管事早已吩咐下来,谢三哥到了直接进去便是。”

谢杉便带着身后的七十余人走了进去。

谢迩从晋城带回一百余人,排除各方势力派来的探子,以及谢司用土豆换来的十几个小孩儿后,便只剩下这七十一人。

人数虽然不多,但除了大部分留在印刷厂外,还能匀出一些分派给其他工作。

进了印刷厂,里面的环境要比砖厂、水泥厂好上许多,起码扬起的木屑闻着要比另外两处的灰尘清新不少。

在谢杉的示意下,他们同样戴起了口罩。

谢迩和这群晋城人已经是老熟人了,也不用谢杉作过多介绍。

他擡眸看了他们一眼:“印刷厂也不是想进就能进的,同样需要通过考核才行。你们先在旁边观摩观摩,看看这些师傅们是怎么做的,有意且觉得自己能胜任这份工作的,想好了来找我报名。”

谢迩这番话不是没有道理的。

活字印刷术是使用可以移动的木刻字、金属或胶泥字块,用来取代传统的抄写的一种印刷方法。

此时印刷厂内的工人,一部分正在将木材分割成大小形状统一的小方块;另一部分则坐于一处,正一脸认真地用刻刀在小方块上刻出字体来。

每一个小木块上,只刻一个字,且刻的是阳文反文字。

这些刻完字的小方块,便是日后要用到的字模。

字模刻好后,待要印刷时,只需要按照稿件将单字挑选出来,排列在字盘内,涂上墨汁即可印刷。

印完后可将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时再次使用。

分割小木块不难,难的是怎么在木块上刻出大小一样又工整的反文字。

没有木刻经验的人,恐怕学上半个多月也很难学会。

这也是谢迩让众人考虑清楚的原因。

人群中,有一人正拿着一个刻好的字模不断摩挲着。

他脸上的表情似激动似怀念,与其他人的表现格格不入。

谢迩不动声色地看了他好几眼,认出此人是一个叫做崔实初的人。

其他人分散在印刷厂各处,认真看着木工师傅们工作的同时,脸上露出犹豫不决的表情来。

显然,他们对是否要加入印刷厂还拿不定主意。

——能做的活儿那么多,又何必要为难自己?

这时,谢迩说道:“在印刷厂每人每天可以拿到的工分是十一个,去了别处可拿不到这么多。”

“另外还有一件事要告诉你们,少夫人决定将卖身契归还给你们,往后你们便是自由身。”见众人顿时露出惊喜地表情来,谢迩顿了顿,继续说道,“当然,条件便是拿一万个工分兑换。”

一万个工分——

一天算它十个工分,攒够一万个工分则需要1000天,也就是三年。

在印刷厂工作,最多三年,他们就可以重获自由!

虽然就这么在边关待着也挺好的,可为奴为仆,哪有做个自由身的诱惑大。

一时间,人心浮动,所有人都在心里疯狂计算着,他们要怎么拿到更多的工分。

而现在,最合适的一条路已经摆在了他们面前——进印刷厂!成为印刷厂工人!

谢迩笑了笑:“怎么样,考虑清楚了吗?”

片刻的沉默过后,一道清冽的声音倏然响起——

“我报名!”

没想到第一个表态的居然是一向平和温吞的崔实初。

继崔实初之后,其他人也唯恐落于人后,纷纷回答道:“考虑清楚了!谢管事,我们要进印刷厂!”

木刻难又怎么样?不会使用刻刀又怎么样?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一天学不会,那就学十天。

他们还年轻,手脚灵活,脑子也不笨,断没有未曾尝试过就放弃的道理。

为了工分,他们非得搏一搏不可!

目光落在神情亢奋,像打了鸡血般振奋的众人身上,谢杉又看了看一旁笑得温雅儒和的谢迩。

不由得在心里摇了摇头:他们兄弟五个人中,谢迩最为精于话术之道,其次是谢司。

这个活儿交给他来办可谓再合适不过。

看晋城人的模样,想必印刷厂很快就能正式投入运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