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都市科员,我激活了政商决策系统 > 第402章 信没寄出去,但风已经吹了

第402章 信没寄出去,但风已经吹了(1 / 2)

清晨六点零九分,省委家属院的老式挂钟刚敲过第六下,林昭搁在床头柜上的手机突然震动起来。

他原本正盯着系统投影中跳动的数据流,此时指尖微顿,瞳孔在蓝光里缩成细缝——那行“检测到‘1998年省委会议纪要’电子档案访问记录异常”的提示,像根细针猛地扎进神经。

“IP归属省委办公厅内网,登录账号‘shenyanqiu’。”阮棠的声音比平日更冷,淡蓝旗袍上的金纹随着数据流起伏,“您父亲遗书中提到的‘沈秘书长’,其子沈砚秋现任办公厅档案处处长。”

林昭的指节在床沿叩了两下,迅速从床头柜抽出平板,昨夜扫描的白知远信件与父亲遗书在屏幕上左右展开。

泛黄的信纸上,白知远的字迹力透纸背:“当年开发区蓝图会签时,有人以‘稳定大局’为由要求抽走关键图纸”;而父亲遗书上的钢笔字还带着墨痕:“1998年8月17日,沈副秘书长亲批‘争议文件不得归档’”。

“政策推演,关键词:历史纠错试点建议程序。”他对着空气轻声说。

系统红光骤亮,三张全息图谱在书房里缓缓旋转。

第一张是直接向省委提交动议,后果预测栏跳出“阻力指数87%,可能触发档案销毁”;第二张是联合媒体曝光,预测结果显示“舆情失控风险63%,基层改革进程受阻”;第三张标注“推荐方案”,“以‘组织程序补正’名义提交听证会动议,附老同志联名信与原始蓝图证据链”,后果预测栏是一行绿色小字:“体制内自我修正,阻力指数39%,证据链保全率92%”。

“白知远的信是刀,但你得让它从体制内部捅出去。”阮棠的旗袍金纹突然连成一道光轨,“他当年在档案销毁单上写的‘待后人启’,现在该由您来解。”

林昭盯着那行字,喉结动了动。

他伸手摸向西装内袋的老笔记本,封皮上父亲的字迹还带着温度:“昭儿,有些门,要等对的人用对的方式撞。”他抓起茶几上的联名信复印件,纸张边缘被他捏出细微的褶皱——五位退休老领导的签名,每一个都像颗钉子,要钉进二十年的旧墙里。

上午八点五十二分,省委政研室收文科的木门槛被沈清欢的高跟鞋轻轻叩响。

她抱着一摞文件,发尾别着的珍珠发夹在日光灯下泛着温润的光,像极了她此刻的神情——温婉中带着恰到好处的急切。

“王科长,这是青阳区改革试点的预备动议。”她将文件递过去,指尖在登记簿上顿了顿,“区长特意交代,附五位退休老同志的联署意见,说是当年参与过开发区规划的。”钢笔尖在“备注”栏划出一道有力的弧线,“紧急议程,劳烦优先呈送。”

王科长抬眼时,正撞见她垂眸的温柔,下意识应了声“好”。

而沈清欢转身的瞬间,余光扫过里间——穿藏青西装的工作人员正握着座机话筒,压低声音说:“政研室刚收了份动议,带老同志联名......”

她加快脚步走出大楼,冷风卷着银杏叶扑在脸上。

掏出手机的动作自然得像整理围巾,拇指在键盘上翻飞:“沈砚秋办公室接到国资委电话。”发送键按下的刹那,她看见梧桐树梢漏下的光斑,像极了林昭昨夜说“该撞门了”时眼里的光。

中午十二点十七分,省纪委信访接待室的保险柜“咔嗒”一声合上。

郑砚铭的指节抵着冰凉的金属,盯着电脑屏幕上“已销毁”三个红字,后槽牙咬得咯咯响——那是1998年国企改制期间,参与蓝图会签的工程师提交的三份举报材料。

“副秘书长+群体事件+规划撤销。”他对着搜索框输入关键词,鼠标滚轮的转动声在空荡的办公室里格外清晰。

当那条“《关于稳妥处理开发区争议事项的内部通报》”的记录跳出来时,他猛地直起腰,指腹重重砸在“下载”键上。

“‘相关图纸及签字文件不得归档’。”他念出通报里的句子,声音发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