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暗线追踪·破局之始(2 / 2)

赵编辑的声音从门口传来。

这位社会版老编辑今天穿了件灰毛衣,袖口沾着咖啡渍,正搓着手指往屋里挪,眼神不时飘向走廊。

林昭迅速把报表收进文件夹,抬头时已经换上副懵懂科员的笑:"赵姐,有事?"

"李记者那孙子。"赵编辑突然凑近,身上飘来股茉莉花茶味,"最近总往评论部跑,昨天还看见他给刘老师塞购物卡——就是写'民生杂谈'的那位。"她压低声音,喉结动了动,"我猜他想拉拢老评论员,在咱们《云州时报》发带节奏的文章。"

林昭的瞳孔微微收缩。

系统"数据交叉比对"技能自动启动,他的手指在桌面敲出无形的节奏——李记者,原《云州早报》娱乐版编辑,半年前调入社会版;刘老师,退休前是区政协委员,专栏文章阅读量破十万。

"赵姐,您记不记得上周三下午?"他突然问,"李记者说去采访菜市场改造,结果我在云讯科技楼下看见他的电动车。"

赵编辑的眼睛瞪圆了。

她刚要说话,兜里的手机突然响了,她看了眼来电显示,脸色骤变:"是主任找我!"她快速整理了下领口,像被人追着似的溜出档案室,临出门时回头喊了句,"小林,小心那孙子使阴招!"

脚步声渐远。

林昭拉开抽屉,老伯给的煮鸡蛋还在,壳上的烟火气混着霉味钻进鼻腔。

他摸出手机,给区公安分局的王警官发了条消息:"麻烦调李记者近三个月行车记录仪数据",又补了句,"标红云讯科技、明杰贸易附近路段"。

窗外的阳光移到了档案架顶端。

林昭翻开"城市治理数字化升级"项目申请,笔尖在"临时调取网络数据接口"那栏重重画了个圈。

系统提示音响起时,他正把申请递给张主任,视网膜上的分析图泛着冷光——资金流向像条暗河,从"明杰贸易"流向"云讯科技",又分成细流注入二十七个造谣账号,最终......汇聚到某个标注着"?"的政府部门IP。

"张主任,这申请您帮我看看。"他把文件推过去,指节无意识地敲着桌沿,"说是数字化升级,其实想调点......关键数据。"

张主任推了推眼镜,目光在"网络服务提供商数据接口"几个字上停留片刻。

他突然笑了,眼角的皱纹堆成朵花:"小林啊,你爸当年查粮库贪腐时,也是这么把申请写得冠冕堂皇。"他提起笔签了字,墨迹在"张正明"三个字上晕开,"去吧,需要我打掩护的话,就说宣传部要做舆情案例库。"

傍晚的风卷着凉意钻进领口。

林昭抱着一摞文件走上顶楼天台时,系统界面突然亮起金光。

他靠在栏杆上,望着远处云州市政府大楼的霓虹灯在瞳孔里明明灭灭——那栋楼里,此刻正有盏灯为某个人亮着。

"系统,启动资源兑换任务。"他对着空气低声说,呼吸在冷风中凝成白雾,"目标:锁定谣言操控者。"

视网膜上的进度条开始滚动。

省网信办专家的联系方式浮现时,他摸出手机存下号码,指节轻轻敲击栏杆。

夜风掀起他的衬衫下摆,楼下的银杏叶还在落,这次他看清了——每片叶子坠落的轨迹,都藏着风的方向。

"爸,"他望着天际最后一缕霞光,嘴角扬起极淡的笑,"这次不只是照见真相。"他低头看了眼手机,市委办的通知短信静静躺着:"明日上午九点,舆情研判会议,青阳区派代表发言。"

他把手机揣回兜里,转身往楼下走。

台阶上的影子被夕阳拉得老长,像支蓄势待发的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