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真假交锋·舆论战场(2 / 2)

——青阳区疫情谣言调查》。"她的声音里带着笑,"印刷厂说十点半能出样报,我让人给每个社区服务中心送五十份。"

下午两点,云州时报社排版室。

顾轻语踮脚够着墙上的样报,发梢扫过林昭的下巴。

赵编辑抱着一摞打印纸冲进来,额角的汗把碎发黏在脸上:"李记者上午去办公室删了所有稿件!

但我早让技术部做了云备份,他和'L先生'的聊天记录全在——"她翻开文件夹,"看,7月12日转账五万,备注'首笔舆情费';7月15日转账八万,备注'加大传播量'。"

林昭盯着转账截图里那个熟悉的境外账户——和系统追踪到李明杰的资金路径完全吻合。

他摸出手机给经侦支队王队长发了条消息,指尖在"发送"键上顿了顿,最终按下。

傍晚六点,林昭敲开陈教授家的门时,老人正戴着老花镜看《云州时报》。"小林啊,"陈教授指着头版标题,"这篇报道有力度。"他接过林昭递来的《关于网络谣言治理的法律适用建议》草稿,"我帮你加两条:一是明确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连带责任,二是细化'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认定标准。"

林昭坐在藤椅上,看着老人在稿纸上圈圈画画。

系统在视网膜上弹出新提示:"输入关键词'舆情+法律+政府回应',生成方案A(快速辟谣+行政处罚)、方案B(联合媒体+刑事追责)、方案C(建立双轨机制)。

预测方案C执行成功率91%,长期效果最优。"

他掏出手机记下要点,听见陈教授说:"法律不是刀,是盾。

要让老百姓知道,真话有保护,假话有代价。"

深夜十点,区政府办公室的灯还亮着。

顾轻语蜷在沙发上翻舆情报告,发梢沾着报社油墨的味道:"现在网上风向转了,#青阳区谣言调查#上了热搜,还有三个医学大V转发疾控中心的数据。"她突然抬头,"你是不是早就知道他们会借疫情做文章?"

林昭正在整理陈教授修改后的建议稿,闻言手顿了顿。

窗外的月光透过百叶窗,在他脸上割出明暗的纹路:"上周系统追踪到李记者频繁接触李明杰的人,我让人查了阳光社区的监控备份——"他没说完,手机屏幕亮起,是经侦支队的消息:"李记者电脑里的聊天记录已固定,匿名提供的转账截图与李明杰境外账户匹配。"

顾轻语凑过来看手机,发顶蹭到他下巴:"所以你让赵编辑提前备份,让我赶在谣言扩散前发报道?"

"真相不会永远沉默。"林昭合上文件,目光落在桌上的老照片上——照片里父亲穿着旧衬衫,站在扶贫村的晒谷场上笑。

他伸手摸了摸照片边缘,"但有时候,需要有人帮它撕开黑布。"

凌晨一点,林昭送顾轻语下楼。

夜风卷着桂花香扑来,她突然停住脚步:"你听。"

远处传来警笛声,由远及近,在夜色里划出一道尖锐的线。

林昭抬头望向天际,启明星正从云层里钻出来。

他知道,这不过是个开始——当第一只黑手被拽到阳光下,藏在阴影里的其他手,很快也会按捺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