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的《云州时报》编辑部还亮着灯,顾轻语的指尖在键盘上敲得飞快。
扫描仪的冷白光映着她眼下淡淡的青影,林昭给的材料摊开在桌面,最上面一页"李明杰税务异常记录"几个字被她用红笔圈了三次。
"小顾,咖啡。"赵编辑端着马克杯放在她手边,老花镜滑到鼻尖,"主编刚才打电话,说明早头版给你留整版。"
顾轻语抬头,镜片后的眼睛亮得像星子:"赵叔,你说李明杰看到这篇报道,会不会把茶杯砸了?"她伸手摸了摸相机包,里面装着今早去税务局蹲守时拍的原始凭证照片——林昭说要"证据链闭环",她就把能找的旁证全拍了。
赵编辑扯了扯皱巴巴的衬衫下摆,突然压低声音:"刚才收到线报,《云州晚报》的李记者今晚在写抹黑区政府的稿子,标题都想好了,叫'年轻科员的晋升阴谋'。"
顾轻语的手指在扫描键上顿住。
她想起昨夜林昭说的"危机预警",系统提示过相关线索关联,原来指的是这个。
"赵叔,把李记者的邮箱给我。"她点开自己的工作邮箱,快速输入一串字符,"我发份澄清声明过去,顺便附上项目审批的原始文件截图。"
赵编辑盯着她敲键盘的手,忽然笑了:"你这丫头,跟三年前拍黑网吧时一样,认准了理儿就不回头。"
凌晨五点,顾轻语把最后一张截图嵌入报道末尾。
窗外的天刚泛起鱼肚白,她对着屏幕念出标题:"《新能源项目的背后真相:从审批到落地的180天全记录》。"点击发送键时,她听见自己心跳如擂鼓——这不是一篇普通的报道,是林昭说的"真相的第一块砖"。
同一时间,青阳区政府宿舍里,林昭正对着系统界面皱眉。
屏幕上"舆情反制"模块的数据流突然加速,红色预警条跳出来:"敌对信息将于07:30发布。"他摸出手机,陆明鸢的消息刚弹进来:"明远官微评论区炸了,有人说'区政府包庇商人',我让人顶了三条'求官方解释'的评论。"
林昭快速回复"稳住",系统提示音又响。
新生成的方案里,"证据反击"模块闪着金光,他忽然想起父亲笔记本里夹着的老照片——照片里的老科长在拆迁现场举着大喇叭喊"政策面前人人平等",那时候他就知道,真相需要人推着走。
七点十五分,《云州时报》印刷机的轰鸣声划破晨雾。
顾轻语抱着刚印出的报纸冲进林昭办公室时,赵主任正用保温杯盖敲桌子:"小林,宣传部来电话,说省台要直播十点的新闻发布会。"
林昭接过报纸,头版的大标题刺得他眼眶发热。
他翻到第二版,果然看见《致读者:关于"新能源项目审批"的几点说明》,李记者那篇抹黑稿的标题被红框圈起,旁边贴着审批文件的高清截图。
"顾记者效率挺高。"他抬头,顾轻语正踮脚看报纸,发梢沾着晨露,"谢了。"
"这就完了?"顾轻语挑眉,"我要听的是'谢谢顾记者'。"
赵主任咳嗽两声:"九点半去会场彩排,张主任特意交代要穿正装。"他扫了眼林昭皱巴巴的衬衫,从抽屉里摸出条藏蓝领带,"你爸当年开会也总忘打领带,跟你一个德行。"
林昭系领带的手顿了顿。
父亲的老工作证在口袋里硌着心口,那上面的照片还是他刚参加工作时拍的,眼神跟现在的自己一模一样——带着点倔强的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