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他暗自嘀咕,强迫自己收敛心神。闭上双眼,全神贯注地感受着指下的脉象。这一把脉就是整整十分钟,期间他的眉头越皱越紧,额间甚至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形神相悖,非病非伤..."老中医终于收回手,喃喃自语道,声音里透着难解的困惑。
卫洵急切地上前一步:"左老,这话是什么意思?"
老中医没有立即回答,而是郑重地对姮妜拱手作揖:"小姑娘,可否让老朽一观面相?"
他特意解释道:"这是医家望诊之术,并非江湖术士的相面之法。"
姮妜轻轻颔首,随后缓缓摘下了那顶遮住了面容的帽子。
随着她的动作,一头如瀑青丝倾泻而下。当她的面容完全显露时,老中医猛地倒吸一口凉气,双腿一软,险些跌坐在地。
这...这哪里是凡人该有的容貌?
老中医自幼被道观收养,虽没有修炼得道,却也习得几分望气之术。
此刻在他眼中,少女周身笼罩着一层若有若无的仙灵之气,眉宇间更有一道若隐若现的金光。
这分明是古籍中记载的"仙家气象"!
卫洵见老中医神色大变,以为他是被姮妜惊人的美貌所震慑,轻咳几声提醒道:"左老,这位姑娘的脉象到底怎样?"
老中医这才如梦初醒,却再不敢直视姮妜的面容。
他低着头,声音发颤:"姑娘的心跳平稳有力,五脏六腑皆无病灶,气血充盈如江河奔涌,肌肤温热似暖玉生烟,全然不似垂死之人应有的枯槁之相。可偏偏..."
他顿了顿,"偏偏脉象却如鸟雀啄食,时急时缓,时有时无。就像..."
"就像什么?"卫洵追问道。
"就像风中残烛,明明火势旺盛,却随时可能熄灭。"老中医长叹一声,白须微微抖动。
卫洵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他抓住老中医的衣袖:"左老,您医术高明,一定有办法..."
老中医长叹一声:"冬虫蛰伏,待春而振。"说完这八个字,他颤颤巍巍地站起身,对着姮妜深深鞠了一躬,然后慢慢走出了房间。
卫洵想拦住他,姮妜却开口了:"卫洵。"见男人转头看她,少女平静地说:"不必再试了。"
她站起身重新戴上帽子:"送我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