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 > 第441章 影口传秘,茧未成灰

第441章 影口传秘,茧未成灰(1 / 2)

晨雾未散时,苏若雪已经站在顾承砚的书房外。

她袖中染血的纸页被攥得温热,指节因整夜未眠泛着青白。

门内传来算盘珠子轻响,她深吸一口气,抬手叩了叩门框。

"若雪?"顾承砚抬头,笔锋在账本上顿出个墨点。

他见她眼尾浮着青痕,发间的银簪歪了半寸,立即放下笔起身,"可是昨夜的事?"

苏若雪没说话,先从袖底抽出那张染血的琴谱。

纸页展开时,半枚暗红的蚕茧纹路正对着顾承砚的眼睛。

她指尖抵着纸角,声音比晨露还轻:"影子在墙上念'归络·终章',血渗出来自己画了这个。

檀木匣里的《纹语辑录》烫得像要烧起来——阿砚,他们是不是已经......"

"没有。"顾承砚截断她的话,拇指轻轻抹过她冰凉的手背。

他的目光黏在血茧上,指节无意识摩挲着案头的铜镇纸,"能画出形状,说明他们还在试探。"他突然抬眼,"我让人去请陈阿婆的旧友,那位绣娘张婆婆。

她从前给苏夫人绣过锁丝图,对血纹最是敏感。"

张婆婆被小徒弟扶进来时,盲眼蒙着蓝布,手里攥着根枣木拐杖。

苏若雪扶她在竹椅上坐定,老人却直接伸出枯枝般的手:"拿那纸来。"

染血的琴谱刚触到她掌心,张婆婆的手指猛地一缩,拐杖"咚"地敲在青砖地上:"逆丝引!"她盲眼里泛着湿意,"当年苏明澜苏先生做丝脉实验,那些失败的实验体血管里会爬出这种纹路——用蚕丝逆着血脉走向扎,把疯癫的气引到指尖,再用血封在绢帛上。

可这......"她颤抖的手指沿着血茧边缘摸索,"这血是活的,分明在活人身上走!"

苏若雪的指甲掐进掌心:"婆婆,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有人拿她的血当钥匙,去开某个锁。"张婆婆突然抓住苏若雪的手腕,枯瘦的指节几乎要嵌进她皮肉里,"可他们不知道,锁芯早变了!

苏先生当年烧了所有实验记录,这逆丝引没了根,现在在她身体里乱撞——再晚两日,血茧就要爬满她全身!"

顾承砚的指节捏得发白。

他转身从书架顶层抽出个檀木匣,里面是半本焦黑的笔记——苏夫人临终前塞给苏若雪的残卷。

苏若雪翻到最后几页,火漆烧剩的边缘突然翘起张碎纸,墨迹晕开的字里,"双心同织法"五个字像把刀扎进眼里。

"执钥者若被控,可用'双心同织法'反溯其神——需一人以情为引,一人以技为桥。"她念出声时,顾承砚已经凑到她身侧。

两人的影子在纸页上叠成一片,"阿砚,你说过你记得每一句《归络调》的变奏规律。"

顾承砚低头看她,晨光穿过窗棂落在她发间,把那缕青痕染成暖金色。

他伸手替她理了理歪掉的银簪,声音轻得像怕惊碎什么:"而你,是我唯一想救回来的声音。"

午后的阳光晒得人犯困,顾承砚却在苏若雪的院外跑得额头冒汗。

他让伙计搬来几筐雪白的蚕丝,亲自爬上梯子,在院墙上编起共振网——蚕丝里掺着他让药铺特配的朱砂粉,遇热会挥发安神的香气。

青鸟蹲在墙根,往砖缝里埋拇指大的铜管子:"九孔环形声场,您说要让琴音无死角覆盖。"

"再往东边挪半寸。"顾承砚踮脚扯了扯蚕丝,"得让北边来的穿堂风正好吹过药粉。"他转身时撞翻了竹筐,雪白的蚕丝缠上他的青衫,苏若雪站在廊下看他,突然笑出了声:"从前见你穿西装打领带我总觉得生分,现在这样......倒像真的成了织坊里的少东家。"

顾承砚低头扯蚕丝,耳尖微微发红:"等过了这关,天天穿粗布短打给你看。"

月上柳梢时,院中的石桌上摆了架古筝。

顾承砚脱了外衫,露出月白中衣,指尖抚过琴弦时,弦音清冽得像划破夜色的刀。

这是他根据苏夫人《守脉日志》推测复原的《归络调·补遗篇》,每一个音都掐着苏若雪从前弹《归络调》的气口——他记得她弹到"商调"时会轻咬下唇,"羽调"转"宫"时腕子会微微发颤。

苏若雪坐在廊下的藤椅里,看着他的影子被月光拉得很长。

琴音漫过来时,她突然觉得太阳穴突突地跳,像是有根细针在脑仁里搅动。

顾承砚抬眼时,正看见她抬手扶住额头,睫毛在眼下投出颤动的阴影,眼底有什么东西闪过,快得像流星。

琴弦在第三刻发出一声异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