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喜当爹了(1 / 2)

1950年的腊月末,风跟刀子似的刮过胡同,卷着碎雪沫子,打在脸上生疼。四合院的墙头上积着层薄冰,檐角的冰棱吊得老长,晶莹剔透的,看着好看,却透着股钻心的冷。

何雨柱裹着件黑色粗布大衣,站在院里的石榴树下,吐气成霜。他刚练完十二形桩,额头上却渗着细汗,解开大衣扣子晾了晾——自从上中旬突破化劲,他这身子骨就跟揣了个小暖炉似的,别说穿大衣,就是单穿件衬衣站在雪地里,也丝毫不觉得冷。

“哥,你不冷吗?”雨水背着书包从屋里跑出来,小脸冻得红扑扑的,鼻尖上挂着个小冰碴。她刚梳好的辫子歪了点,何雨柱伸手帮她扶正,指尖触到她冰凉的耳朵,顺手捏了捏:“傻丫头,赶紧把围巾围好。”

雨水吐了吐舌头,乖乖系上围巾,眼睛亮晶晶地问:“哥,咱们今天去师傅家,能带上次买的奶糖吗?师娘肯定喜欢。”

“早备着呢。”何雨柱拎起门边的布包,里面除了给师傅师娘带的点心,还有一小袋水果糖,是托人从天津捎来的,稀罕得很。

他如今不仅是体魄强了,连精神头都不一样。突破化劲后,那股说不清道不明的“念力”像是开了扇新窗户——走在胡同里,不用回头,也能感觉到谁在背后看他;谁家窗户没关严,飘出几句闲话,他隔着老远都能听真切。师傅杨佩元说这是“化劲武者的灵觉”,能感知周遭的气息,连带着敌意都能辨出几分。

不过柱子没太当回事。他练拳本就是为了强身健体、护着妹妹,如今这本事够应付日常了,真要像师傅那样“一念感万物”,太费神,没必要。

两人推着自行车出了四合院,车轮碾过积雪,发出“咯吱咯吱”的响。胡同里的人家都缩在屋里烤火,偶尔有几个孩子在雪地里疯跑,棉袄敞开着,笑声震得冰棱直晃。

“慢点骑,路滑。”柱子叮嘱雨水,自己则稳稳地蹬着车,车把在他手里跟长了眼睛似的,避开路上的冰疙瘩。

……

八宝坑胡同78号院的门紧闭着,朱漆门板上的铜环冻得冰凉。何雨柱停下车,拍了拍门环,“砰砰”的声响在安静的胡同里格外清亮,却没人应。

“没人在家吗?”雨水从车后座跳下来,仰着脖子往院里瞅。平时这个点,师傅李保国准在院里劈柴,师娘肖秋珍会在窗台上晒萝卜干,今儿怎么静悄悄的?

柱子正纳闷,旁边院门“吱呀”开了,探出个脑袋,是邻居王婆婆。老太太裹着件厚厚的棉袄,手里还攥着个烤红薯,见是柱子,笑着说:“柱子来啦?你师傅师娘一早就去医院了,临走前跟我说,要是你来了,让你直接去天坛医院找他们。”

“去医院了?”柱子心里咯噔一下,脸上的笑容淡了,“他们身子不舒服?”师傅师娘年纪不算大,可平时总念叨着累,别是出了什么事。

王婆婆摆摆手:“看你这孩子,急啥?听你师傅那口气,不像坏事,倒像是有啥喜事。快去看看吧,晚了该等急了。”

柱子这才松了口气,谢过王婆婆,重新跨上自行车:“雨水,坐稳了,咱们去医院。”

车轮转得飞快,带着两人往天坛医院赶。路上的雪化了些,混着泥,溅得裤腿上都是黑点子,柱子也没在意,心里一个劲琢磨——师傅师娘能有啥喜事?

……

天坛医院的走廊里飘着股消毒水味,冷飕飕的。柱子牵着雨水,挨个病房找,终于在走廊尽头瞧见了李保国。

师傅正蹲在病房门口,手里攥着个皱巴巴的烟盒,却没抽烟,只是一个劲搓着手,脸上的褶子都笑开了,嘴里还念念有词。听见脚步声,他猛地站起来,眼睛亮得吓人:“柱子!你们可来了!”

“师傅,您咋在这儿蹲着?师娘呢?她没事吧?”柱子赶紧问,心提到了嗓子眼。

“没事!没事!”李保国拽着柱子就往病房里走,嗓门大得惊动了路过的护士,“你师娘好着呢,是大好事!”

病房里靠窗的病床上,肖秋珍半躺着,盖着条蓝白条纹的被子,脸色有点白,却透着股掩饰不住的喜气。看见柱子和雨水,她笑着招手:“柱子,雨水,快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