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戚继光(1 / 2)

【还有一位名为戚继光的将军,在抗击倭寇的战场上,始终秉持着王阳明“先明良知,再练本事”的教诲,率领着戚家军,屡立战功,保家卫国。

他常对部下说:“王夫子的学问,不仅能修身,还能治国、平天下,我等定要铭记于心。”】

袁泽一拍大腿心想:“戚继光!抗倭英雄!原来他也受心学影响?难怪历史上戚家军那么牛——先明白‘为何而战’,再练‘如何战’,这思路太对了!”

诸葛明接口:“打仗若只知拼杀,不知护民守土之责,便是凶徒;既明良知,又练硬功,才是真英雄。心学便是给了将士们一个‘为何而战’的根。”

袁泽笑道:“就是这个理。戚家军知道守的是百姓的家,才肯拼命;要是只为升官发财,遇着硬仗早溃了。这‘先明良知’,就是给军队安个定盘星。”

[接下来我讲讲题外话,有关戚继光这个民族英雄]

[戚继光将军最出名的就抗击倭寇,我们都知道,在昭文帝时期,倭寇几乎都被灭,整个倭国几乎被灭。

但是也有一部分倭寇的豪强贵族出逃在沿海地区作乱,并且不单单只是倭寇,还有一些水贼和菲律宾等地的海盗,这些统称为倭寇。]

[昭文帝时期军事强大,国泰民安。在整个世界,乾朝就是世界霸主,没有人敢触摸他的虎须。

但是,随着昭文帝这位千古一帝的逝世,一些乱臣贼子开始作乱,倭寇就是其中之一。]

【诸位且听好,戚家军抗倭的战绩,单论数字便能让人咋舌。

十年抗倭,大小战役数十场,戚家军斩倭寇首级超三万五千,解救被掳百姓十万人有余。而自家将士折损多少?加起来不足两百人。

单说这战损比:平均每阵亡一名戚家军,便有至少一百七十五名倭寇陪葬。

若说最惊人的,当属台州九战。倭寇被斩一万四千余,戚家军只折损二十人——算下来,一人便能换七百条倭寇性命。

更有温岭新河一战,五千倭寇被歼,戚家军仅三人阵亡,这比例,竟是一人换一千六百六十六条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