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初到南洋(1 / 2)

天幕画面缓缓流转,呈现出南洋那片炽热的土地。烈日高悬,年轻的陈嘉庚先生头戴斗笠,身着粗布短衫,穿梭于繁茂的桑园中,眼神专注且坚定地检查着每一株桑树的生长情况。

【初到南洋,陈嘉庚先生面临着诸多艰难险阻,语言不通,跟人说话都费劲;风俗也不一样,好几次差点搞砸生意;手里钱也少,买桑苗、工具都得四处借钱,放贷的还总嘲笑他“外乡人想发财,做梦”。】

袁泽望着天幕,见陈嘉庚亲自钻进桑园查看,嘴角勾起一抹笑:“这位先生可真接地气,哪有,亲自钻桑园的?不过这般亲力亲为,倒比咱朝堂上那些只看文书的官员实在多了。”

十三皇子袁轩点头附和,眼中带着钦佩:“十六弟说得是,语言不通、习俗不同,能在这般困境中站稳脚跟,已是不易。”

【为了学会当地话,陈嘉庚先生白天干活时偷着学,被人笑了也不吭声,晚上就着油灯翻破字典;不懂当地规矩,就盯着别人学,慢慢才摸出门道。】

袁泽看得认真,语气带着赞许:“能放下身段学方言,这份韧性就比不少自视甚高的官员强——咱吏部选官,若能多些这般‘能屈能伸’的,百姓福祉定能更上一层楼。”

十三皇子袁轩附和:“能屈能伸方为大丈夫,何况是为了成事。”

【文化差异如同一堵无形而又坚固的高墙,面对当地人的刁难,陈嘉庚先生诚恳地向对方道歉,并且慢慢摸索出其中的门道】

博主气愤地说【然而资金匮乏像一条无情的绳索,紧紧地束缚着他的行动。他怀揣着的那点微薄积蓄,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就如同沧海一粟,微不足道。

为了购置桑树与基本的工具,他不得不四处奔波借贷。然而,那些放贷者见他是外乡人,不仅利息高得离谱,还对他充满了怀疑和歧视。

并且他们常常对陈嘉庚先生冷嘲热讽,用各种难听的话语羞辱他。“就你这个外乡人,还想在南洋做生意?别做梦了!”“把钱借给你,那不是打水漂吗?”面对这些恶意的言语,陈嘉庚先生只能默默忍受。

他四处求情,拜访了一个又一个放贷者,费尽周折,受尽了冷眼和刁难,才勉强凑齐了启动资金。】

[“本质是‘外乡人’身份困境,和现在跨境创业者、异乡打工人一样,被地域偏见、资源垄断卡脖子。但陈嘉庚能破局,说明实力才是硬通货,放现实里,能扛住这种磋磨的,最后都成行业大佬了。”]

[“陈嘉庚先生的经历,每句嘲讽都扎心,让我想到北漂住地下室的日子,被房东、同行冷眼,可陈嘉庚先生没被碾碎,反而把苦难熬成铠甲,这种孤勇者人设,现实里谁遇见不说句‘瑞思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