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东北谢文东 > 第390章 秋天的怀念

第390章 秋天的怀念(2 / 2)

夕阳渐渐西沉,把父子俩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映在枯黄的草地上,像是一幅沉默的画。

就在父子俩准备下山的时候,山坡下传来了一阵脚步声。谢文东抬头望去,只见张彩霞带着几个村民,手里拎着篮子,正往山坡上走。

“文东,念军,你们果然在这儿。”张彩霞快步走上前,脸上带着些许担忧,她手里的篮子里装着一束野菊花,黄灿灿的,在深秋的萧瑟里显得格外亮眼。

“彩霞,你怎么来了?还有大家伙儿……”谢文东有些意外,他没想到自己带儿子来这儿的事,会被村民们知道。

旁边的王大爷笑了笑,手里拎着一篮子祭品,有馒头,有水果:“谢老哥,你跟李团长的事儿,咱们村里谁不知道啊?听说你带念军来这儿,大家伙儿就想着,李团长是英雄,咱们也该来祭拜祭拜。”

“是啊,谢大哥,李团长为咱们打天下,咱们可不能忘了他。”旁边的刘婶也跟着说,她手里拿着一叠黄纸,是准备烧给李团长的。

谢文东看着眼前的村民们,心里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村民们都是朴实的人,他们或许不懂什么大道理,但他们记得那些为了他们牺牲的人。他眼眶发红,对着村民们拱了拱手:“多谢大家伙儿了。”

“谢啥谢,应该的。”王大爷摆了摆手,走到那个小土堆前,把手里的祭品轻轻放在旁边,“李团长,您放心,咱们老百姓都记着您的好呢。”

村民们也纷纷上前,把带来的祭品放在土堆周围,刘婶还点燃了黄纸,火光在风里摇曳,映着每个人肃穆的脸。张彩霞走到土堆前,把那束野菊花轻轻放在最前面,黄灿灿的花瓣在风里微微颤动,像是在诉说着什么。

她转过身,走到谢文东身边,看着他发红的眼眶,轻轻叹了口气,伸手握住了他的手。她的手很温暖,带着女人特有的细腻,瞬间抚平了谢文东心里的躁动。

“文东,别太难过了。”张彩霞的声音温柔而坚定,“李团长他们在天上看着呢,咱们得好好过日子,不辜负他们的牺牲,才是对他们最好的告慰。”

谢文东看着张彩霞的眼睛,那双眼睛里满是理解和支持,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心疼。他想起当年自己从部队回来,因为战争留下的创伤,整日沉默寡言,是张彩霞,这个温柔而坚韧的女人,用她的耐心和温柔,一点点抚平了他心里的伤口,让他重新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他紧紧回握住张彩霞的手,点了点头,声音沙哑却坚定:“嗯,你说得对,咱们得好好过日子。”

夕阳的余晖洒在两人身上,把他们的影子紧紧地叠在一起,长长的,暖暖的。谢念军站在一旁,看着父母相握的手,看着周围村民们肃穆的神情,小脑袋里第一次对“英雄”这两个字,有了模糊而深刻的认知。

这时,谢念军突然想起什么,拉了拉谢文东的衣角:“爹,你以前跟我说过,你和李爷爷在战场上杀过很多敌人,你还说,你曾经一个人干掉过五个鬼子,是真的吗?”

谢文东愣了一下,随即笑了笑,那笑容里带着几分怀念,几分苦涩:“是真的。那时候啊,我才十八岁,跟你现在差不多大,就是个愣头青,看见鬼子就红了眼,哪顾得上害怕。”

“哇,爹你好厉害!”谢念军眼睛一亮,凑到谢文东身边,“那谢文东看着儿子期待的眼神,心里犹豫了一下。那些战争年代的往事,有荣耀,有辉煌,但更多的是鲜血和牺牲,是他不愿意让儿子过早接触的沉重。可他又想到,李团长他们用生命换来的和平,不能就这么被遗忘,这些故事,这些记忆,也应该被传承下去。你再给我讲讲你和李爷爷打仗的故事好不好?我想知道李爷爷是怎么当英雄的。”

“等以后吧,等你再长大一点,爹再给你讲。”谢文东摸了摸谢念军的头,轻声说道。

谢念军有些失望,但还是点了点头:“好吧。那爹,我们以后每年都来给李爷爷送菊花好不好?我要让李爷爷知道,还有人记得他。”

“好。”谢文东重重地点头,“每年都来。”

村民们怀着崇敬和感激之情,完成了对李团长的祭拜仪式。他们在土堆前默默祈祷,表达对这位英勇团长的敬意和怀念。祭拜结束后,村民们并没有立刻离去,而是留下来陪伴谢文东父子俩,与他们聊起了过去的点点滴滴。

大家回忆起李团长在村里的日子,他的勇敢、善良和对村民们的关心。谢文东父子俩静静地听着,眼中不时闪过泪光。这些回忆让他们感到既温暖又痛苦,但也让他们更加坚定地相信,李团长的精神将永远活在大家的心中。

渐渐地,太阳西斜,村民们意识到时间已经不早了,于是纷纷起身告辞。他们与谢文东父子俩道别,互道珍重,然后慢慢散去。山坡上的人越来越少,最后只剩下谢文东父子俩和那个小小的土堆。

土堆周围散落着祭品,还有那束鲜艳的黄灿灿的野菊花。这束野菊花是村民们特意为李团长采摘的,它代表着村民们对他的敬意和思念。微风吹过,野菊花轻轻摇曳,散发出淡淡的香气。

这香气弥漫在空气中,带着一丝淡淡的忧伤,仿佛是在诉说着李团长离去的悲伤;但同时,它也带来了一丝温暖的希望,让人相信李团长的精神将永远照耀着这个村庄。

谢文东牵着张彩霞和谢念军的手,慢慢走下山坡。夕阳已经落到了山的另一边,天空渐渐暗了下来,村里升起了袅袅炊烟,传来了此起彼伏的狗叫声。

“娘,李爷爷会看到我们送的菊花吗?”谢念军仰起头,问张彩霞。

张彩霞蹲下身,温柔地抚摸着谢念军的脸:“会的,李爷爷在天上看着我们呢,他会看到的。”

谢念军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又看向谢文东:“爹,那你以后会把所有和李爷爷有关的故事都告诉我吗?我想把这些故事记下来,等我长大了,讲给我的孩子听。”

谢文东看着儿子认真的眼神,心里百感交集。他不知道,这些沉重的记忆,这些关于牺牲和荣耀的故事,会在儿子的心里埋下怎样的种子,又会对他的成长产生怎样的影响。他更不知道,自己是否有勇气,把那些鲜那一幕幕血淋漓的往事,仿佛就发生在昨天,他的心头涌起无尽的痛楚和哀伤。然而,面对纯真无邪的儿子,他还是决定将这些故事一一道来。

他缓缓伸出双手,紧紧地抱住儿子,感受着他那稚嫩的身体和温暖的体温。儿子的存在,让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责任和使命感。

他转头看向身边的张彩霞,两人的目光交汇,彼此都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那份无奈和担忧。或许,有些故事,终究是要讲出来的;有些记忆,终究是要传承下去的。

只是,这份传承对于念军来说,究竟是成长的养分,还是无法承受的重担呢?他不禁陷入了沉思。

他深知这些故事充满了血腥和残酷,可能会给儿子带来巨大的冲击和伤害。但他也明白,如果不让儿子了解过去的历史,他又如何能真正理解这个世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呢?

在内心的挣扎中,他终于下定决心,要以一种合适的方式,将这些故事讲述给儿子听。他希望儿子能够在铭记历史的同时,依旧保持着内心的澄澈与温暖。

然而,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他需要精心选择措辞,用温和而坚定的语气,将那些沉重的往事娓娓道来。他要让儿子明白,历史虽然残酷,但人性的光辉同样闪耀;尽管世界充满黑暗,但爱与希望永远不会消失。

这将是一次艰难的对话,也是一次重要的传承。他深吸一口气,准备好迎接这个挑战,因为他知道,只有这样,儿子才能在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健,更加坚定。

夜色渐浓,父子三人的身影渐渐消失在村口的拐角处,只留下山坡上那个小小的土堆,在秋风中静静矗立,像是一座沉默的丰碑,承载着一段厚重的历史,也承载着一个父亲对儿子未来的迷茫与期许。而谢念军的心里,关于李爷爷,关于英雄,关于那段遥远的战争岁月,已经埋下了一颗小小的种子,这颗种子,会在未来的日子里,如何生根发芽?谢文东又是否会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向儿子敞开尘封的记忆闸门,让那些鲜为人知的往事,重见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