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驻扎在平凉的清军大本营。
陶茂林,曹克中,胡大贵,雷恒等人面色凝重。
“陶提督,现今陈扶昊自南方归来,与教主联合,而新任西安将军都兴阿的援军尚未抵达,我军该如何应对西北的百万回寇?”提督胡大贵焦急道。
陶茂林看着军事地图,面色凝重。
“诸君,现今我军兵力匮乏,新任陕甘总督林之望与陕西巡抚刘荣所部,正于凤翔一带对叛军施压。”
“新任宁夏将军穆图善,以及都统金顺,已进驻宁夏府,针对马画隆、雷正绾,以防董志源回军再度入陕,故兵力不可轻动。如此一来,我军周遭,唯有南方秦州托克清阿之些许团练耳!”
“故而,吾决定,一部分兵力驻守平凉,以防陕回突袭后方粮道!”
“另一部分则随吾先南下秦州,与托克清阿会合!”
随后看向胡大贵:“胡提督,驻扎平凉府,维护粮道的任务就交给你了!”
胡大贵眼神微微转动,随后抱拳道:“末将遵命”
注:胡大贵是记名提督,陶茂林为甘肃正式提督。
随后陶茂林看向其余诸将,说道:“其余众将,随我南下秦州”
“是!”众人齐呼。
清军南下的消息落到了二十五师师长李德仓耳中。
李德仓微微皱眉。
“看起来清军主要目的是南下汇合秦州知州托克清阿啊!”
随后召集自己的副师长苏生杰,陇南起义军首领张满啦,伏羌起义军首领马圣洁,这二位如今也算是二十五师的旅长。
等众人归位之后。
李德仓发言:“诸位,既已投身革命军,便是一家人了。首先,我不希望诸位在军令上有任何分歧!”
“况且教主如今也算是半个革命军了,无论我们是为了自身、宗教,还是为了报仇雪恨、推翻清廷,都必须团结一致。”
“那么,我此次召集诸位,主要目的便是希望能在龙山拖住清军,等待陕回或其他革命军兄弟对陶曹二人形成包围之势!”
话音未落,马圣洁说道:“师长!我们如今投身革命,三旅兵马高达三万之众,可是毕竟我军无论武器还是训练都劣于清军,如果硬碰硬,恐怕不敌也!”
李德仓闻言,目光如炬,缓缓扫过众人,最后落在马圣洁身上,沉声道:“圣洁兄所虑甚是。我军虽众,然装备粗劣,多为刀矛棍棒,火器不足,且未经系统操练,若与陶茂林部正面硬撼,确有螳臂当车之险。”
他站起身,踱至军用地图前,指着龙山一带的地形道:“然则,兵法有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我军之长,在于熟悉地形,深得民心,且士气高昂,为生存与信仰而战!龙山地势险峻,沟壑纵横,林木茂密,正是我军设伏用奇之良地。”
副师长苏生杰点头附和:“师长所言极是。清军南下,必经龙山狭道。我军可于险要处广设滚木礌石,深挖陷坑,布下层层障碍,迟滞其行军速度。同时,以小股部队轮番骚扰,夜袭其营,使其疲于奔命,不得安歇。”
陇南起义军首领张满啦性情豪爽,拍案而起:“苏副师长说得对!清狗远道而来,人困马乏。我愿率本部儿郎为先锋,于龙山鹰嘴岩设伏,定要叫陶茂林有来无回!”
马圣洁眉头稍展,但仍显忧虑:“游击袭扰,固为上策。然陶茂林非庸将,恐有防备。且我军三万之众,粮草消耗甚巨,龙山一带难以久持。”
李德仓胸有成竹,道:“粮草一事,我已着人联络周边村寨,发动民众坚壁清野,同时筹集粮秣。至于陶茂林,正因其非庸将,才更需诱其深入。我意已决,主力潜伏龙山,以逸待劳。另遣精干小队,绕至其后方,袭扰其辎重粮道,断其补给。”
他目光炯炯,望向窗外:“待其师老兵疲,进退维谷之际,便是我军反攻之时!届时,陕回兄弟自北而下,形成合围,陶茂林插翅亦难飞!此战若胜,西北格局,或将为之一变!”
苏生杰补充道:“此外,我已密令情报人员潜入秦州,一旦托克清阿部有异动,立刻飞鸽传书。我军可随时调整部署。”
张满啦咧嘴一笑,露出白牙:“师长,就等您一声令下!弟兄们早就磨刀霍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