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逆流韶华 > 第237章 记得的事

第237章 记得的事(1 / 2)

沈星河的指尖在日记本上悬了三秒,最终轻轻覆上那行墨迹。

纸页略糙的触感透过指腹传来,和记忆里1998年那个雨夜如出一辙——那时他窝在书桌前写日记,窗外的雨打湿了窗棂,钢笔尖在纸上洇开浅蓝水痕。

可此刻这行字的墨迹浓得发沉,像被谁用新墨重新描过,连纸页都被压出浅浅的凹痕。

\"这不可能。\"他喉咙发紧。

2003年那场火灾他记得太清楚:父亲为救困在书房的他,抱着日记本冲出来时,封皮已经焦了一角。

后来母亲把残页收在铁盒里,说等他成年再看。

可眼前这本,连页角那道被妹妹偷吃芝麻糊时溅上的茶渍都分毫不差,甚至还带着淡淡桂香——和他方才推开窗户时涌进来的香气一模一样。

他抓起日记本冲下楼,玄关的挂钟正敲过十点。

苏红·终的实验室在旧城区改建的科技园,凌晨的街道空荡,出租车司机从后视镜里看他攥着本子的手,欲言又止。

\"停这里。\"他在电子门禁前按下密码,金属门\"嗡\"地滑开时,苏红的白大褂衣角正从实验室门后闪过。

\"检测。\"他把本子推到检测台上,声音发颤。

苏红抬了抬眼镜,激光扫描仪的红光扫过纸页时,她的睫毛猛地颤了下。\"纸张纤维...\"她凑近显微镜,\"和2048年我们在敦煌找到的'铜钱纸'同源,那种用记忆共识压缩的特殊材料。\"她调出脑电频谱图,\"墨水成分更怪——看这个波动峰值,和'第三条规则'里记录的脑电残留完全吻合。\"

\"第三条规则\"是他们半年前破解系统时发现的隐藏代码:当个体记忆与群体共识重叠度超过70%,数据会具象化为实体。

沈星河的喉结动了动:\"所以不是我写了它,是...\"

\"是'被记住的事'把自己还给了你。\"苏红关掉仪器,玻璃罩下的日记本泛着暖光,\"就像旧物馆里那些被等待的物件,当足够多的人记得同一件事,它们就有了重量。\"

实验室的门被轻轻推开。

林夏抱着个铁盒站在门口,发梢沾着夜露,铁盒边缘的红漆剥落,露出底下\"高二(3)班\"的字样——那是他们高中班级储物箱的标记。

\"旧物馆今天收到个特殊包裹。\"她把铁盒放在检测台上,金属碰撞声清脆,\"管理员说这些东西'最无用':半块橡皮、一张涂鸦、断了的发圈。

可系统不仅全收了,还标了最高评级。\"

沈星河打开铁盒,半块橡皮上还留着\"林夏\"的铅笔印,是高二开学时他借她的,后来她掰成两半说\"做个伴\";涂鸦是数学草稿纸背面的歪扭简笔画,画着穿校服的两个人,其中一个头顶标着\"沈\";断发圈是林夏总扎马尾用的,前世她为救落水的他掉进河里,发圈就是那时断的。

他翻到录入日志,瞳孔骤然收缩——每件物品的来源标记都是\"1998·高二(3)班\",备注栏写着\"原始情感样本\"。

记忆突然翻涌:重生第一天,他蹲在教室后门,看林夏弯腰系鞋带,喉咙里那句\"你鞋带松了\"哽了又哽,最后掏出个小本子偷偷记下:\"未完成的温柔:对林夏说第一句话。\"

\"我要回学校。\"他突然起身,铁盒盖\"啪\"地合上,\"去高二(3)班的教室。\"

废弃的教学楼在月光下像座沉默的老房子,沈星河摸出钥匙打开教室门时,灰尘在光束里跳舞。

黑板上还留着上届学生的涂鸦,墙角堆着破课桌,窗台上落了层薄灰。

他从铁盒里取出那半块橡皮,放在讲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