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小安是等到最后,才去了隔壁。
带了赵翠娥做的饼,楚南山路上夸过好几次,他就喜欢这口。
对于童小安,楚南山是打心底里喜欢。
一来这丫头嘴伶俐,会说话,留在身边能逗自己开心。二来童小安在学习这方面有点天赋,好好培养未来的成就不比他低。
不过这里是她家,以她的性格,肯定是不愿意跟着走的。
带不走人,楚南山只能把自己能留下来的都给她。
“这些书都是我看过的,里面的内容对你学习西药有用。以你的能力,吃透了这些书,就能做如意坊中阶医者了。”
童小安能看得出来,这里面有至少一半是楚南山自己亲手抄来的,这个师父没白认。
徐子君帮着把书送回了家。
楚南山对他们村也算又大恩。
临行前,童远山做东,给他践行。
楚南山在合昌县转了一圈,最后还是落脚在了县城里,用自己的积蓄盘了一个铺子,开起了医馆。
医馆开业前,他让徐子君回了村子一趟。
正值农忙时候,村里人都忙着锄地,没有时间去道贺,童小安便代表村里人去了。
合昌县偏远,这个地方的人,多是历朝历代流放的罪人。
有些能耐的,都走了,能留下来的,多少穷苦无奈之人。
整个县城,只有两个会点医术,也是半吊子功夫。
楚南山没有借着如意坊的名头,也没有提自己太医的履历。
简单一个门匾,上书“无忧阁”。
无病无灾即无忧。
诊金明码标价,倒是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
开业第一天,就来了不少看热闹的人。
童小安本来是贺喜的,结果最后跟着干活,一直到天黑透了,才歇下来。
晚上围坐在一起,楚南山一脸忧色:“今日看诊,可以看得出来,这地方的人身体多少都有问题。”
“蛮荒之地,活着不容易,身体不康健很正常。”
徐子君被楚南山抓着训练了几天,能识得药材。
今日楚南山负责看诊,童小安帮着记录,徐子君就负责抓药。
这会儿累的双臂都抬不起来。
说完后,他眼睛闭上,叹了一口气。
“好赖这里没有人祸,人都全须全尾的活着。北疆那地儿,缺胳膊少腿的人常见。”
战争之下,穷苦百姓最可怜。
童小安没经历过战争,但明白徐子君未说出口的那份心境。
楚南山医者仁心:“平常人家,是付不起诊金的,今日看诊那么多人,最后真的抓药的人不过十之一二。”
“可有些小病小痛拖久了就成了大病,重则要命。还得想点其他法子。”
童小安记得有药膳这事:“合昌县人喜喝粥,若是将日常疗养药物喝粥一起煮了。”
楚南山摇摇头:“关键还是药材稀少。昌盛年间,人丁兴旺,药材价格正常,平常人家都能买得起。如今天下大乱,药商都供给朝廷,药材少则价格高,平常人就买不起了。”
“这事不是一人之事,应是一国之事,我还是尽快上报医阁。”
楚南山有主意了,童小安也不多劝。
帮着做了几天,等到医馆求诊的人不多后,童小安就回了村。
对于楚南山医馆盛况,村里人也多是欣喜。
很快,这事就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