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律师的何律和李律都见过这个案例,萧百里的案例。
失依未成年人遗产继承的案例。值得当案例说,是因为接案的律所倾尽全力了,结果居然是因为原告长得太漂亮,律所心软。
这个题目导师还贴了一张模糊的图片,确实美得惊人。
案例所说的律所心软是因为这个简单的案件居然连方达律师里的合伙人们都下场商讨过了。
老师说:由此可以得知颜值在当今社会也是非常有用的,你说对吧,草哥?
被叫到外号的李晋晔一脸无奈,只能露出尴尬的笑容,点了点头配合老师的调侃。
但老师也说了一个像无赖似的解决方法:当事人是15周岁,快到16周岁了,对于这个案件我们只需要拖就够了,拖到当事人年满16周岁。拖字决在这个案例里就很适用。
在这里说明这点也是为了提点你们,法律是严格的,但法律也是有漏洞的。
所以,法律也是需要随时补充调整的,一旦学了法律你就得不停地精进学习,不然你终究会被新律法淘汰。
老师最后一段话的转折太生硬了,但老师没说出口的意思,李晋晔了解了。
总而言之就是要灵活。
不巧,他情商高,人也灵活。
这节课结束,室友攀附过来,搭着李晋晔的脖子继续喊他草哥。
势必要把他的外号发扬光大。
这周他们高校有活动,所以他还需要外出一趟,为了参赛。
是和隔壁学校联合的模拟法庭,而且模拟的是公开法庭审理,所以允许学生现场旁听。
而萧百里,正是在这个合作的活动中见到的。
彼时对方是社团新生,因为长得漂亮,被社团安排到签到环节,正巧他们过来人家的地盘需要报道,所以就这么看见了对方。
仅仅是普普通通的正装样式,萧百里站起来拿着签到表一边询问他们的学校一边翻找,好让他们签到。
“你们是哪个学校的?”
“北外的。”
“北外的在这里,在这边签一下名字。”
萧百里将签到表转过去,指了指后方的空白处。
李晋晔还记得当时他们学校过来的学生都看愣神了,因为现实中很少能看见像明星一样漂亮的女孩子的,太突出了。
“签这里是吗?”李晋晔手指点在需要签名的空白横格位置。
萧百里握着的手指卷了卷,她听清了他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加之眼熟的相貌轮廓,无端的让她起了几分熟悉。
“…是。”
李晋晔第一个回过神,从她手中接过签字笔,在北外下方的学子名单中找到自己的名字,颇有些慎重的写下自己的名字。
“你系广东的?”他问。
“系啊,你都系?”
“嗯。”
耳边听着她回答的话语,熟悉亲切的语言在这块小方地,只有他们俩清楚。
他的指尖动了动,还是没有做多余的举动。
再后来的活动结束的联谊中,萧百里这个名字的微信还是躺在了他的微信扩列里。
在有心算无心当中,他们彼此都清楚了对方是广东考来北京求学的人。
简直是天助我也。
还是新生的她还没有回过一次广州,他正好借此机会和她约好了期末一起回家。
北京机场下到白云,他再陪她到嘉禾望岗看她上地铁后分别。
她坐地铁回家,他坐高铁回家。
然后再相约开学一起走。
然后顺理成章的,每一回的放假都是他们俩一起走,默契的在北京这个带着点儿懒音的普通话环境中,两位普通话不是很好的人凑在一起聊天自然而然的用着熟练的家乡语言。
他以学长的身份为她解答一些大学生活中的一些小问题。
有时候碰上短假两人有兴趣还能凑一起来个旅游。
然后,李晋晔规划好的学业路线,他飞去了国外继续读研,萧百里重心更偏向于她志同道合的学舞的朋友们,所以留在了国内。
但她也在本校保研了。
两人分隔两地但关系并没有离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