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舍的窗户没关严,晚风钻进来,吹得窗帘轻轻晃动。月光顺着窗帘的缝隙溜进来,在地上投下一道细长的光带,像条通往未知的路。
他想起牛场项目的收尾工作。虽然累,虽然受了委屈,但毕竟快结束了。如果真能去干党务干事,意味着要离开熟悉的工地,离开那些钢筋水泥,去面对全新的工作——写材料、组织活动、跟各部门协调……那会是种什么样的生活?
会不会比现在轻松?应该不会。杨韫玉曾经跟他说过,党务工作看着光鲜,其实琐碎得很,要写得了材料,办得了活动,还要能跟工人聊到一块儿去,不比在现场轻松。
可那是他喜欢的事啊。就像小时候喜欢画画,哪怕要对着画板坐一下午,也觉得开心。
手机又“嗡”地响了。彭泽超的消息很干脆:“如果你想来,你们直管部领导那边,我去跟他们沟通,这个你不需要考虑。”
陈景辰看着这句话,突然鼻子有点酸。彭泽超的语气里带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像当年在镇雄项目上,他拍着胸脯说“这个隐患我来协调解决”时一样。
他想起彭泽超在镇雄项目时的样子。那时候项目资金紧张,工人工资发不下来,是彭泽超跑了好几趟公司,又跟甲方磨了半个月,才把钱要回来。他总说:“干工程的,不能让兄弟们流血流汗又流泪。”
这样的人,应该不会骗他。
“彭总,我确实想试试。”陈景辰终于下定决心,敲下这句话,后面还加了个恳切的表情。
“好。”彭泽超回得很快,“我这边正好有个党务干事的空缺,负责宣传这一块,跟你在公众号写文章的活儿差不多。你准备份简历,明天发给我,其他的事你不用管。”
“谢谢彭总!”陈景辰的手指都在用力,仿佛这样能传递自己的感激。
“谢啥,都是自己人。”彭泽超发来一个笑脸,“我也是看你在公众号写的文章不错,觉得你合适。好好准备,争取早日过来。”
自己人。这三个字像团暖烘烘的炭火,熨帖着陈景辰的心。他忽然想起,彭泽超也是杨韫玉的老同事,当年在总公司时,两人在一个部门待过。这么一来,他更确定是杨韫玉推荐的了——这位细心的姐姐,没说过一句“我在帮你”,却在背后默默为他铺路。
他点开和杨韫玉的聊天框,想跟她说声谢谢,却又觉得有点唐突。纠结了半天,还是没发消息。有些恩情,记在心里,比说出来更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