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如何,营州的陷落,似乎都已进入倒计时,
镇朔军的炮声,不仅震撼着营州城墙,更震撼着整个辽西,乃至更东边金国统治核心区域的人心……
就在李锐武与苏锐准备次日发动总攻之际,营州城内的局势,先于他们的计划发生了剧变!
蒲察胡盏刚愎自用,拒绝投降的态度,彻底激怒了城内那些本就不愿为女真人陪葬的契丹,渤海将领,
当夜子时,以契丹人萧里剌,渤海人大昌翼为首的部分中下层军官,发动兵变!
叛军突然发难,直扑蒲察胡盏的帅府,
府内亲兵虽奋力抵抗,但在有心算无心,且人数劣势的情况下,很快被斩杀殆尽,
蒲察胡盏本人,在乱战中被萧里剌一箭射中面门,当场毙命,
主帅既死,抵抗力量群龙无首……
萧里剌与大昌翼斩杀了少数仍欲效忠金国的女真将校,迅速控制城内局面,
……
天刚蒙蒙亮,营州北门在嘎吱声中缓缓打开,
萧里剌,大昌翼等人率领城中剩余将校,卸甲弃兵,手捧印信,户籍册,出城向镇朔军投降,
李锐武和苏锐闻报,相视一笑,这无疑是最好的结果,既避免了强攻带来的伤亡,又能完整地接收这座辽西重镇,
李锐武下令受降,镇朔军部队有序开入城中,接管城防,府库,
张贴安民告示,宣布镇朔军法纪,并明确赦免所有投降官兵,愿留者经过整编可入镇朔军,愿去者发给路费,
萧里剌,大昌翼等反叛的将领,则被李锐武好言安抚,并允诺将其功劳上报贺烽,必有封赏!
同时,李锐武也从他们口中,得知了更多关于辽西乃至辽东,金国中京路的最新情况……
营州的易帜,影响是巨大的……
消息传开的一刻,辽西境内尚在观望的几座城池,如宜州,锦州等,守将再无战心,纷纷效仿,派出使者请降,镇朔军兵不血刃,便将控制范围迅速向东,向南推进,直抵辽西走廊的咽喉——榆关之下!
至此,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镇朔军东进之势,如风卷残云,整个辽西地区,除最东端的少数边陲堡寨外,已尽数落入贺烽掌控之中!
捷报传回大同,贺烽大喜,再次下令重赏东征将士!
同时,他给李锐武和苏锐发去新的指令:
“辽西已定,当速稳固地方,安抚百姓,编练新军,李锐武部暂驻营州,总揽辽西军政,修缮城防,并向榆关方向施加压力,窥探中京路虚实……”
“苏锐狼骑,休整数日后,可分出部分兵力,向北扫荡,清除残敌,并与可能存在的耶律大石方面势力,或辽东阿疏叛军进行试探性接触,”
“切记,以侦查,威慑为主,不可孤军深入,”
贺烽的目光,已经越过辽西,投向了更广阔的辽东,以及那看似平静,却暗藏漩涡的金国中京路,辽西的顺利拿下,为镇朔军的东进战略,打下了一块坚实的跳板,接下来,是如何利用这块跳板,撬动整个北方的格局!
而辽西的骤然易主,也如同一声警钟,在金国本已风雨飘摇的朝廷,再次重重敲响!
无论是困守中京的完颜宗辅,还是远在虎思斡耳朵的耶律大石,都将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个在北方迅速崛起的强大势力——镇朔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