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产生兴趣(2 / 2)

然而,下一秒,他的脑海中闪过一丝疑惑,总觉得有些地方不太对劲,随即恍然大悟,惊愕地看着霍启煊:

“等等,你说你是97届的?”

“没错!”霍启煊坚定地点了点头。

“大一?”叶为民瞪大了眼睛,声音里满是不可置信。

“是的!”霍启煊再次确认。

叶为民的瞳孔微缩,满脸震惊。

不仅是他,连答疑室里坐在第一排的大三学生们也被这一幕震撼得说不出话来。

他们用不可思议的眼神打量着这位学弟,怀疑自已是否听错了——

大一新生?

这怎么可能?

“我是来请叶教授指点我的论文的。”霍启煊说道。

叶为民眼前一亮,急忙催促他拿出论文。

霍启煊从书包里取出论文递给叶为民。

论文题目是《提升银行效率的改革方案研究》,开头写道:“我国商业银行目前效率偏低,资金配置功能未充分发挥,导致企业融资困难问题突出……”

叶为民快速浏览下去。

这篇论文从银行内部治理、业务流程优化、科技创新等多方面深入分析了效率低下的成因,并针对各环节提出具体改进建议,既有宏观指导意义,也兼顾实际操作性……

霍启煊在文中提议通过业务流程再造实现贷款审批自动化、纸质资料数字化,极大提高银行运营效率……这些想法令叶为民眉头紧锁。

“你的论文基于自动化技术展开,若无这一基础,整篇文章便毫无价值。”叶为民思索片刻后严肃指出。

这篇论文确实质量上乘,既有全局视角又强调实践可行性。

只是作为大一新生,霍启煊能够写出如此专业、逻辑严密的作品已属难得,但他似乎偏离主题了?

霍启煊笑着回应:

“叶教授,关于110自动化程序,我正在进行相关研究,稍后会附上附件。

但这属于另一范畴,我想先确认下这篇论文是否符合要求?”

“你还在做那个自动化项目?”叶为民难以置信。

这种程序真能实现?

他从未听说过类似的东西。

难道这学生为了这篇论文,还要撰写计算机领域的文章来支持?

真是荒谬!

“你的程序何时能研发成功?”叶为民稍作思索后问。

“再给我两周时间,两周足够了。”霍启煊答道。

叶为民沉思片刻,说:“从金融领域的角度看,你的论文没有问题,但还不够完善。

若你能将程序开发出来,配合这篇论文,就堪称完美。”

“叶教授,有您这句话我就放心了。”霍启煊微笑回应。

“你计划何时再次提交论文给我?”叶为民对这位青年产生了兴趣,他在金融一班授课时从未遇到如此出色的学子。

“两周之后!”霍启煊充满信心地说。

“好,我等你!”叶为民将论文递给他,“一旦程序搞定,这篇论文将具有里程碑意义,极大促进我国银行业改革。”

“感谢您的认可!”霍启煊谦逊地道谢。

“先回去吧,记得论文完成后过来找我,或者我给你打电话……把你的电话留在这儿。”叶为民指着办公桌上A4纸示意,随后把笔扔给霍启煊。

霍启煊立刻照做,迅速写下自已的联系方式。

“那就这样,两周后我联系你。”叶为民点头表示同意。

霍启煊再次致谢,随后离开办公室。

教室恢复平静,前排学生低声询问老师:“教授,那是您的本科学生?”

“他说是大一新生呢。”叶为民摇摇头,内心感叹差点错失这颗明珠。

……

与此同时,桦科院计算机所召开了一场由金明世、肖光耀、毛恒甲等顶尖科学家参与的高级别会议,主持人倪洸楠正向大家传达霍启煊的请求。

“小霍需要最顶级的计算机?”肖光耀看向倪洸楠,疑惑地问。

“可有说明具体用途?”

“并无,他只说要最好的,所有部件都要顶尖的,体积大些无妨。”倪洸楠摇头回应。

肖光耀思索片刻,转向科大计算机教授毛恒甲,询问:“毛老,这正是您的专长,您有何建议?”

毛恒甲笑着答道:“他说要最好,那便给他最好。”

“您的意思是?”金明世若有所思。

“他对体积要求不高,我们可以为他打造一台微型银河号超级计算机,属于民用级别的。”毛恒甲笑道。

肖光耀神色微变:“这……是不是有些过于奢华了?”

银河号计算机,是桦夏当前最强大的超级计算机。

霍启煊虽无法使用真正的银河号,但配置一台低配版已足够,尽管是低配,它依然是民用领域顶级的设备,其运算能力远超普通计算机数亿倍,完全满足霍启煊的需求。

“不夸张,我们要让小霍同志了解我们的实力,让他明白投资没有白费,这台微型银河号就是我们给他的回馈。”毛恒甲笑道。

肖光耀顿时醒悟,众人也随之点头。

霍启煊投入数亿资金,不作表示确实难以服众。

然而,之前他从未提出具体要求,如今难得开口请求最佳配置,理应满足他,为其装配全球顶尖的民用计算机!

众人瞬间理解了毛恒甲的深意。

倪洸楠亦展颜道:“那我们开始吧,各自分头行动,将最顶级的硬件都装上,让小霍同志见识一下桦科院计算机所的实力。”

“哈哈,好,核心处理器交给我。”年纪最轻的肖光耀说道。

“图形处理器归我负责。”毛恒甲说道。

众人商议后立即投入分工准备。

首先确定CPU处理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