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判倒是不至于,不过是李明义自己的内心戏罢了。
但是询问一下情况还是应该的。回到了家,李卫国把刘金兰叫到了东屋,加上李老爷子,四个人,一起询问李明义这个“糖糖”。
李明义如实交代。糖糖叫唐可心,小名糖糖。是李明义的同班同学。比他小两岁。
两人是在上学期间发展出来的感情。
也没多长时间,确定感情到现在不到一年。唐可心家里是京城本地人。他父亲是进出口公司一个领导,母亲在社区工作。
相对于李明义一个农村来的孩子,人家一家,代表着优越与体面。
糖糖的父母对于李明义也没有看不起。毕竟这时候的大学生都珍贵着呢。属于人才。也挺满意。只不过要求李明义留在京城工作。
说实在的,这个要求真不高。
但是这时候大学生包分配不假,但是大多还是要求返乡工作的。在京城想找工作也不好找。
所以这就成了一个难题了。
一家人听完了一阵沉默。毕竟现在出门可不方便。儿子一旦留在了京城,以后见面的机会可不多了。
而且这个工作,也不太好办。虽然京城机会多。但是李家没有背景,想找个像样的工作那无异于痴人说梦。
坐冷板凳,又有什么意义呢。
“明义,你是咋想的啊?”李老爷子开口问道。
李明义想了想,“我想暂时留在京城,先干着看看,要是实在不行,过两年也下海做生意。”
李明义也是不愿意放弃这段感情的。毕竟遇到一个合心意的人不容易。而且他的年龄也大了。大哥孩子都好几岁了,妹妹也要结婚了。
现在不把握机会,以后真就不好说了。
“嗯,那就这样吧,按你说的做。老爷们做事别畏畏缩缩的,别让人家看不起。”李老爷子说道。
随后看向李卫国。“这回倒腾人参挣了钱,就给孩子在城里买个房子。总不能毕业以后结婚住到人家家里去。不好看。”
李老爷子的想法是啥呢。他头几年说给自家孙女招上门女婿,是玩笑话,只是堵住一些对于李明馨有想法的人。现在孙女嫁出去了。别再让孙子成了别人家的上门女婿。
这并不是什么大男子主义。而是老一辈人的坚持。毕竟那个时代的人想法是不一样的。
这时候不流行吃软饭。
李卫国沉吟了一会。问向李明义。“京城房子不便宜吧?”
“楼房贵,要是买个小院子,看地段。离市区远点的几千块钱。市区里边地段好点的就贵了。一万多到几万不等,也看大小。中心位置的就不考虑了。太贵了。”李明义回道。
这个事,他是打听过的!
现在京城里的人都追捧楼房。平房和四合院反倒是价格不贵。他想着自己要是结婚以后,也就是两个人住,买一个小点的院子也就够用了。
所以还真就认真打听过。像西城的小一点的老房子,现在也就是几千块钱,到时候收拾收拾不耽误住。
而且李明义还在其中嗅到了一些商机。现在大家都追捧楼房。但别忘了这是哪里,这是京城!
自古以来都有“居京城,大不易”一说。首先不就是这房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