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2 / 2)

这学院终于办成了,学生也招好了。

想要过来学习的当地人比寿善想像中还多,他还特地挑选了一番。

因为负责此事,还专门分了两个小吏作为副手负责给寿善帮忙,处理各种琐事。

不然寿善一个人也不可能办成所有事,总归不是三头六臂。

这时候其中一个副手小声问道:“大人,为何去掉前三的两个人?他们看着机灵,也会一点缅甸语和汉话,基础相当不错。”

如果进去的话,想必不出三个月,这两人就能出师了!

办事最怕就是不顺利,然后就是不出成绩。

如果三个月甚至半年后,这学院依旧没能教出厉害的学生来,花费不少,却没有成绩出来,皇帝不会问责吗?

作为副手,他当然希望寿善能把事情办妥,自己也能沾光。

寿善听后只笑笑道:“你别看他们两个机灵,眼神却不怎么正。”

他虽然文不成武不就,但是一直跟着大嫂处理家中的琐事,对看人的眼光还是可以的。

这两人眼神不够清正,心思还多。

看他们两个还没进学院,就已经先开始结交小吏,巴结笼络不少人,寿善就看不过眼。

这两人只怕不是来学习,而是想借此笼络人来谋事,又或者意图不轨,作为钉子进入学院当中。

以后学院学习最好的人会去京城,这两人指不定是琢磨着此事。

他们要去京城的学院,说不准会闹出什么事来。

还不如一开始就不让两人进学院,把危险扼杀在摇篮之中。

听见寿善的话,副手还是迟疑着问道:“大人没有派人仔细查探,只是猜测吗?”

两人可能是有点小心思,习惯笼络人来让事情变得更顺利。

这在京城不是什么稀罕事,多结交一个人可能就多一条路子。

结交朋友多了,总比树敌为好。

寿善似笑非笑看了过去,反问道:“那你私下查探过对方吗?知道对方是什么人,背后会不会还有什么人在?”

副手被反问后,脸色有点心虚起来。

他就是接了对方的好处,才会到寿善跟前来说好话。

很明显,寿善看出了副手的心思,也猜中了背后两人私下的结交。

而且副手跟着寿善忙碌,哪里有时间去查探。

只帮人说一句话而已,能不能成还无所谓,副手就接下了。

如今他才开始后悔,自己接下的是个烫手香芋,一时说不出话来。

寿善还是挺喜欢这个副手的,能力强,做事勤快麻利,唯独这小心思太明显了。

他拍了拍副手的肩膀说道:“我们只是为学院选学生,老实点更好,没那么聪明其实也无所谓,就怕太聪明了,你明白吗?”

“而且我确实派人暗地里去查过,他们隔几天会在大半夜跟一个人见面。”

“可惜对方是谁,暂时还没查出来。”

这已经很足够了,有什么事需要大半夜见面,还不止见一次?

副手这次更说不出话来了,甚至后背发毛,冷汗都跟着下来了:“是属下的错,险些酿成大祸。”

寿善摆摆手道:“行了,你错一回,以后好好干活就行。”

他舍不得放弃这个能干的副手,只能暂时原谅一回,下次就肯定不会再把人留下了。

副手心里也明白,一时警惕起来,以后做事更谨慎小心一点。

寿善这边正跟副手谈心了几句,就听说八百里加急送过来了。

他打开一看,面色渐渐凝重了起来。

副手吓了一跳,还以为是差事出了什么差错,这是皇上责问来了,顿时结结巴巴问道:“大人,出什么事了?”

寿善默默把信笺递了过去,副手看完喜出望外道:“大人,这是好事啊!”

刚完成一个差事,新的差事就来了,证明皇帝想重用寿善,不是好事是什么!

寿善伸手抹了把脸,面无表情道:“确实是好事。”

就是太累,完全不让他休息一会儿!

听说是九阿哥推荐的他,寿善的心情很是复杂。

九阿哥是因为苏澜的关系,才如此擡举他。

还是说九阿哥觉得反正寿善在缅甸,什么差事都一股脑全塞给他做了?

反正不用自己做,所以也不心疼他了吗?

寿善还不能表现出不高兴来,勉强扯了个笑容道:“不错,确实是好事,你这就去查一下,附近有没种茶树的地方。”

学院正好下学,这阵子学生们很努力,勉强能听懂一点汉话。

于是正巧有几个学生听见寿善的话,七嘴八舌就回答起来:“大人,附近有,一座山,都是。”

他们说得结结巴巴的,寿善却听懂了,附近还真有种茶树的啊!

他连忙带着副手过去一看,顿时惊住了。

寿善连夜发信过来,皇帝收到后就把九阿哥叫了过来。

九阿哥看着信笺也大吃一惊,诧异道:“儿子只知道缅甸适合种茶树,没想到那边的茶树居然有好几个山头。”

当地人真是暴殄天物,就因为那边的天气和土壤很适合种茶树,就让茶树自由生长,基本上就随便浇浇水了事。

就是这样,茶树都能坚强活着,可见那边有多适合种茶树了。

思及此,九阿哥不由兴奋了起来。

要把这几个山头都圈起来做茶园,以后统一管理,仔细浇灌,那么茶叶肯定能大丰收,产量也能立刻提上去。

九阿哥越想越激动,继续说道:“皇阿玛,雇佣当地人去种茶树,让他们来采茶。另外派老茶农过去手把手教导,再让人就地炒茶,茶叶做成茶砖,就能直接送去海边运送出去。”

如此一来,中间少了很多运输的成本。

加上缅甸的位置靠海,直接就能从港口把做好的茶叶海运出去,都不必再送进来了。

皇帝听得连连点头道:“不错,小九写个折子上来,把具体事情写上,明儿早朝的时候也跟着来商讨一二。”

九阿哥嘴角的笑容顿时僵住了,他这上朝,事情不会又落在自己身上来吧?

他眼珠子一转,立刻想到个适合的人选:“皇阿玛,这事不如交给十三弟来?儿子记得四哥提过,十三弟的算数学得不错,年纪虽小,看着也稳重。”

皇帝好笑道:“小十三稳重,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稳重这个,能看出来的吗?

九阿哥嘿嘿笑道:“儿子就是看得出来,再说了,十三弟的字写得跟四哥一样好,肯定是下了大功夫的。”

“在儿子看来,这得每天坚持写,手还得稳,一练就好几个时辰,没点耐心,不够稳重的话,根本坐不住。”

这话倒是有点道理,皇帝微微颔首道:“也行,明儿叫上小十三一起上朝来听听。”

九阿哥把这差事推出去了,又无事一身轻。

十三阿哥人在宫里坐,忽然皇帝派人来叫他明天上朝,整个人都是懵的。

他年纪不大,还没领差事,按理说也不能去上早朝才对。

十三阿哥百思不得其解,夜里辗转难眠,第二天大清早爬起来去上朝。

他在门口遇到九阿哥,后者这时候才想起来告诉这个弟弟:“对了,我昨天推荐十三弟去办茶树的差事,皇阿玛觉得不错,让十三弟上早朝来听听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听了这话,十三阿哥一脸苦笑看了过来:“九哥昨儿没说,弟弟只知道要来上早朝,一夜都紧张得睡不着。”

九阿哥歉意一笑道:“是我的错,昨天匆忙出宫,就忘记这事了。”

十三阿哥笑着道:“也多谢九哥推荐弟弟办差。”

九阿哥听见这话又高兴起来,搂着他的肩膀说道:“十三弟好好办差,以后肯定会有更多的差事。”

忽然身后却传来一道熟悉的声音说道:“九弟推荐十三你,估计是想躲懒。”

九阿哥扭头见是四阿哥,顿时眼神心虚一飘:“四哥怎么这样说……”

四阿哥一看就知道自己说中了,好笑道:“我还不知道九弟你吗?不过十三弟办差也挺好的,心细稳重,此事交给你来办十分妥当。”

十三阿哥一听也笑了起来:“多谢四哥,只是暂时弟弟还没接到差事,这事还是说得早了一点。”

几人的声音都压得很低,周围人都是没听见,只觉得三兄弟的感情挺好,在早朝等着进去的时候还嘀嘀咕咕说起话来。

八阿哥在外边犹豫了一会要不要靠近,想着几人可能有事情商议就没过去了。

等人进去大殿的时候,八阿哥才走了过来,在九阿哥身前站定。

早朝接连商议了几件事后,才有人提起这增加茶叶进口数量的事来。

大臣们依旧有反对有赞成的,开始还互相反驳,后来就吵成一锅粥。

九阿哥站在八阿哥身后偷偷打了个哈欠,心里琢磨着这些大臣会不会在金銮殿上打起来?

这些臣子年纪都不小了,却是一个比一个身子健壮,打人的时候还可能把手里的东西乱扔。

九阿哥担心自己会受池鱼之殃被砸中,于是偷偷往八阿哥身后又躲了躲。

在最上首的皇帝看见九阿哥的动作,立刻把人叫住问话:“小九来说说这茶叶之事。”

九阿哥只能硬着头皮站出来说道:“儿臣赞成增加茶叶出口的数量,各位大人也不必着急,如今这边茶叶的数量有限,可以从外边下手。”

他又提起缅甸适合种茶树,那边的茶树满山都是,只是没有规范打理,派个管事过去,管用当地人来好好照顾这些茶树,产量自然不会少。

采摘后在当地加工,再从缅甸的港口运送出去,那就不用抢了国内的茶叶份额,又能增加出口的数量。

九阿哥写过折子,心里有数,说得头头是道。

其他人不知道,还以为他现场发挥,听得一个个不住点头,只觉得九阿哥比起以前是越发出色了,而且毫不怯场。

这有条不紊的安排,显然九阿哥也是仔细琢磨过的。

想必在朝臣争吵的时候,九阿哥已经想出了解决的法子。

难怪皇帝今天叫九阿哥来上朝,原来是等在这里。

一众大臣这时候纷纷附和,只认为九阿哥的安排相当稳妥。

唯一的问题就是,当地人能照顾好茶树,能学会炒茶吗?

九阿哥听得就笑了:“这有何难,只要把山上的茶树编号,让当地人分别照顾一部分。谁照顾得越好,茶叶出产的数量和品质都最好,就有赏赐。”

有这么个胡萝卜吊在前面,就不怕当地人会偷懒了。

“有奖赏,自然也该有惩罚。要是茶树没照顾好,出产还不如往年,那就得罚,直接赶出茶园去。”

没能用心照顾茶树,让茶树枯死或者产量减低,自然不必留下。

都不必打杀,当地人生怕丢了这么好的活计,一个个只会比谁都要用心。

有奖赏来激励,也有惩罚在后边敲打,确实万无一失。

九阿哥继续补充道:“炒茶也一样,学得最好最快的人有奖赏。回头让他成为副手,跟着派去的炒茶师傅学艺,也能亲自教导其他人。”

这样有钱有面子的事,谁都乐意用心去做了,自然而然就能学会,甚至还能精通了。

大臣们想着九阿哥琢磨得如此周到,想必此事会交给他来办。

谁知道皇帝话锋一转,这差事居然交给十三阿哥和寿善来办,就叫他们大感意外了。

寿善在缅甸当地,确实更适合亲自调度。

十三阿哥在京城,算得上是辅助,帮寿善调派茶农和炒茶师傅,另外处理港口运送之事。

两人一起处置,内外联手,确实更为妥当。

寿善只需要处理当地的事,外边的事就交给十三阿哥来办,寿善就不必真的要把自己劈开两半来办差了,

后来大臣们得知是九阿哥推荐十三阿哥,大臣们只觉得出乎意料,又在意料之内。

毕竟八阿哥和十阿哥的差事都是九阿哥推荐的,在差事上面,九阿哥看来是一点都不吝啬,很是愿意分给其他兄弟来办。

如此大方,叫大臣们觉得九阿哥的冤大头称号果然不是空xue来风。

不知道自己又重新被冠上冤大头称号的九阿哥正暗自窃喜,差事推出去了,他又能轻轻松松回家陪苏澜玩儿。

可惜最近苏澜更喜欢跟小狗玩,很多时候九阿哥回府都见不着人,要去小狗的院子附近就肯定能见到苏澜。

次数多了,九阿哥默默觉得,自己在苏澜心里地位是不是排在小狗后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