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苏澜一看九阿哥的样子,就知道这个差事没人愿意干,所以朱亮才能顺利进兵部。
朱亮如今还不知道情况,高兴得找不到北,一个劲笑着给九阿哥道谢。
苏澜不忍心告诉他真相,反正大哥进兵部后,就知道这活不好干了。
九阿哥也有点心虚,叫高元送上一桌菜,跟朱亮好好喝了几杯酒水。
朱亮不敢多喝,毕竟明天就要去兵部报道,于是很快告辞了。
九阿哥看苏澜的样子已经猜出来了,心虚地摸摸鼻子道:“我这没告诉朱亮,是担心他不愿意去。要换别的差事,我也没这个能耐。”
说到底,他就是个暂时的兵部尚书,这个暂时还特别短暂。
六部尚书不可能一直空着,少则半个月,多则一个月九阿哥就要把位子交出去。
总不能让朱亮进兵部,真的到此一游吧!
但是把他安排在别的位子,九阿哥也没这个权力。
思前想后,正好司武库需要整理,这活需要细心和体力,又累又容易因为统计出问题被问责,就没什么人愿意去做。
正好适合朱亮,他上手后,哪怕九阿哥不在兵部了,新来的兵部尚书也不会随便换人。
一来没人乐意做,二来换个人的话,这司武库整理就要重新来一遍了,何必呢!
索性司武库一天没整理好,朱亮就能留下。
他要是整理得极为妥当,兵部尚书也不会直接让人走,怎么都会叫朱亮留在兵部一段时间。
好歹是苏澜的兄长,而且勤快肯干,差事还办好了,这样的人才,兵部尚书只要不是脑子有坑,就不可能把朱亮赶出去。
如此一来,朱亮就能名正言顺留在兵部了。
九阿哥给苏澜仔细解释了一番,苏澜这才明白他的用心,笑着道谢:“多谢爷,大哥肯定也能明白爷的用意,会在兵部好好办差的。”
闻言,九阿哥笑着摇头,说道:“我还是第一次给人安排差事,这感觉还挺好的。”
他因为从小被皇帝忽视,又不如其他兄弟优秀,所以打算做个闲散王爷,吃喝玩乐,自在一辈子也挺好的。
所以九阿哥虽然认识的人多,却大多是经商之人,对朝臣从不结交。
大臣们也不怎么看得上只知道玩乐和钻钱眼子里的他,九阿哥也乐得自在,不用跟这些迂腐的大臣打交道。
他从来没想过有一天,自己竟然也能给别人安排差事了。
九阿哥回想了一下,自从成婚之后,自己倒是一天天莫名其妙变得上进起来了?
他不由笑了起来:“也是因为你的关系,我这突然被皇阿玛重用了起来,领了差事还立了功。换做以前,我真是想都不敢想。”
苏澜给九阿哥带来那么多的变化,过上了自己从未想象中的日子,他怎么都要对苏澜好,也要对苏澜的家人好了。
九阿哥见过苏澜几个兄弟后,决定先从最年长又看着稳重的朱亮开始。
朱亮第二天去兵部报道,就被领去司武库。
领着他去的是户部的一个小吏,他手里拿着账册,递了过来:“这上边是之前记录的一部分武器的类别和数量,只怕对不上,有劳你整理的时候重新记录在册了。”
闻言,朱亮点点头:“这是我应该做的,就不知道这司武库整理的活计,是你我二人来办吗?”
那人一听,顿时有点尴尬道:“不,我在兵部还有其他活计要办,毕竟你也知道,如今兵部的人都被押入大牢了。咱们这几个人,还是九阿哥从户部借来的人手。”
这事朱亮在来之前隐约听说过,还以为九阿哥借的人挺多,皇帝应该也会派人来接手。
如今看来,借调来的人似乎并不多?
朱亮好奇道:“九阿哥这是从户部借调了几个人?人手不足的话,不能再借几个人过来帮忙吗?”
那人摇头道:“借了咱们五个,户部尚书已经相当大方了。换做其他人去借,只怕借不了这么多人。毕竟户部也缺人手,咱们也得尽快把兵部整理好,交给新的兵部尚书。”
朱亮听后点点头,忽然后知后觉指着自己问道:“等等,那整理司武库的难道只有我一个人吗?”
那人看过来的眼神充满了怜悯,拍了拍朱亮的肩膀安抚道:“九阿哥应该还有安排吧?我不清楚,暂时确实只有你一个人在这里了。”
朱亮站在司武库门口风中凌乱,他就说九阿哥昨天给差事那么爽快,原来是没人能用,才叫自己过来的吗!
司武库门口看着并不大,他安慰自己,只是整理而已,东西多了,一个人就累一点,多整理几天。
等朱亮打开司武库的大门,站在门口就已经想回家了。
里面的架子空了一部分,角落还堆了一些旧武器。
不管种类,全堆在一起。
有些上面还沾着陈旧的血迹,不知道多久没有清理过了。
朱亮简直眼前一黑,伸手哆嗦着指向里头问道:“要整理的库房只有这里吧?这库房是多久没整理了?”
这事户部的人哪里知道,不过看了一圈也明白这库房只怕就没怎么整理过:“兵部那些人倒卖旧武器,未免被别人发现,根本不会整理。要整理好的话,不就一眼能看出旧武器少了吗?”
如此一来,还能省事不用整理库房了。
朱亮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只是听着让人郁闷。
这多少年没整理的库房,他就一个人,又不是三头六臂,真能整理完吗?
朱亮忍不住问道:“那九阿哥在哪里?他可能并不清楚库房的情况,我跟他说说,看不能借调别的人手过来帮忙?”
户部的人看向他的眼神就更是同情了,毕竟九阿哥怎么可能不清楚库房的情况。
这人肯定是被九阿哥忽悠来的,来之前压根什么事情都不知道。
朱亮一看对方的眼神,就知道九阿哥不但知情,还十分清楚库房的情况。
户部那人解释道:“不凑巧,九阿哥被皇上叫过去,已经在御书房那边了。也不知道要等多久,你先开始整理库房吧!”
朱亮能怎么办,只能卷起袖子先开干了。
毕竟就他如今这个情况,也不可能去到御书房。哪怕去了,自己真能对九阿哥提意见吗?
朱亮怀疑九阿哥就是故意的,这时候跑到御书房那边躲着自己!
九阿哥还真的不是故意的,他一大早过来,还想着朱亮看见库房的情况两眼一黑,估计就要过来找自己要说话。
他苦思冥想了一晚上,打好了腹稿,准备劝说呢,皇帝就派人来叫自己。
九阿哥只好交代户部的人领着朱亮去库房那边看看,自己则是赶去了御书房。
原本他也打算跟皇帝说说朱亮的事,自己带着人进兵部,哪怕皇帝知道了,也得九阿哥亲自说才行。
九阿哥进去后刚行礼要开口,就见四阿哥和几个重臣都在,就知道要商议要事。
至于朱亮那点小事这时候说也不合适,他只好咽下到了嘴边的话,等晚点再告诉皇帝就好。
皇帝见九阿哥来了,就示意四阿哥给他说明情况。
原来是兵部尚书的人选确定下来了,但是人还在外地,赶到京城来至少需要大半个月的时间。
这大半个月的过渡,就由九阿哥暂时来负责兵部的运转了。
九阿哥知道确定人选必定很快,却没想到会快到这个地步。
不过他也知道自己多久要卸下临时兵部尚书的担子,亦是松了一口气。
反正是暂代,大半个月的时间也不算长。
九阿哥表示明白,又小小表忠心,这段时间会好好盯着兵部的。
皇帝却忽然提起道:“听说小九把朱亮带进兵部去了?”
知道皇帝消息灵通,九阿哥连忙答道:“是,儿子正想跟皇阿玛提起此事。司武库那边很久没整理,需要一一登记在册。另外还有转卖出去的旧武器,找到了一部分也送回来了,亦需要重新登记。”
“库房这事要信得过的人来办,儿子见过朱亮,是个稳重心细之人,很适合整理库房的活计。”
“库房那边急需整理,儿子就先把人带进兵部去了。”
他解释得有条不紊,皇帝微微颔首,还算是满意:“也罢,司武库确实需要信得过的人重新整理。就朱亮一个人也太少了,小九你是想把人累坏吗?”
见皇帝没有怪罪的意思,九阿哥嘿嘿一笑道:“兵部人手不足,原本跟户部借调的几个人都在帮着整理宗卷,回头新任兵部尚书过来的时候就能交接了。”
“整理宗卷需要人手,平日兵部的琐事也需要处理,实在分不出人手去司武库了。”
言下之意,只能让朱亮辛苦点,先一个人干活了。
而且九阿哥也存了私心,朱亮先进去整理,那么后边的人再进去,就要以他为首了。
朱亮先摸清楚库房的情况,后边来的人为了尽快适应,不就得好好巴结讨好他吗?
如此一来,不管后边来多少人,都跟在朱亮后面。
那么等朱亮留下来的时候,哪怕在兵部没别的官职,还在管着司武库,却也是司武库的头头了。
皇帝转念一想就猜出小儿子的心思,不由好笑。
他这心思不够深,却也没有刻意隐瞒的意思,就是想提拔苏澜家的人。
皇帝对苏澜的印象不错,想着苏澜都如此,家里的兄弟品性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而且九阿哥只让朱亮进兵部,并不急着把苏澜好几个兄弟一股脑塞进来,还是经过深思熟虑,做得也不过分。
皇帝点点头算是同意了此事:“让李德全在内务府挑几个机灵勤快的小子跟着朱亮,不然库房那么大,他也整理不来。”
有人帮忙那是最好,九阿哥也不想累坏了朱亮,回头跟苏澜就没法交代了!
“多谢皇阿玛,儿子等会回去就告诉朱亮这个好消息。”
九阿哥笑眯眯的样子让皇帝没好气道:“你既是提拔,也该给朱亮一个正式的身份才是。正好司武库的人都被撸了,那就让朱亮暂时做司武库的管事吧。”
是管事,而不是守门人,那身份就不一样了。
回头新任兵部尚书过来后,朱亮这司武库管事的身份被皇帝确定的,他只要不犯大错,自然而然就能留在兵部了。
九阿哥再次道谢,想着这个好消息回去就告诉苏澜!
说完此事,皇帝提起另外一事来:“缅甸的驻军大多在金矿那边,最近多了银矿,范围更大,都城的驻军就少了。朕打算从云南再次调兵,过去缅甸那边。”
有大臣上前来提出异议道:“皇上,派去缅甸的驻军会不会太多了?云南那边的防守就得薄弱了许多。”
毕竟云南的位置是重中之重,又是边防,一时调走太多兵力,很容易乱起来。
“不如从蜀城调兵,或是更北边的省份抽调一部分兵力。如此一来能让云南不至于兵力空虚,又不会叫其他省份借调太多兵力而为难。”
皇帝微微点头,没有表示意见,又问道:“老四怎么看?”
四阿哥沉吟一会才开口道:“皇阿玛,儿子认为该从云南和蜀城调兵去缅甸,而其他省份的兵力可以送往这两个省份。”
闻言,皇帝有些意外地挑眉:“为何?”
四阿哥解释道:“一来缅甸这个地方跟云南和蜀城的环境相差不会非常大,驻军也能更快适应得了。若是北边的将士南下,想必需要时间慢慢适应。”
挨着云南和蜀城的省份,或许适应得快,更北边就不一定了。
尤其南方有瘴气,不适应的人,身体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还会渐渐变得严重。
地方相差太大的,这情况只会更加凶险。
索性让这两省的将士去缅甸,总好过让北边的将士来冒险了。
其他人这才想到缅甸有瘴气的问题,云南和蜀城的将士习惯了当地环境,能适应得快,其他地方就未必了。
皇帝笑笑道:“老四说得对,就按照你说得来。”
四阿哥应下,回头就写个折子呈上,正式呈上后,兵部和户部就要计算各省具体调派的人数,接而算出粮草的数量。
九阿哥不由庆幸自己不在户部了,也就不用算账了。
但是很可惜,他在兵部,还得焦头烂额看各处驻军的消息,计算可以调遣的人数。
九阿哥就纳闷,他一直以来的志向都是当个纨绔王爷,怎么到头来事情一天比一天多起来了?
商议结束后,李德全就跟着九阿哥去了内务府选人。
九阿哥对内务府并不熟悉,就请李德全帮着挑人了,他在皇帝身边久了,眼力劲不是一般的厉害。
李德全原本想着九阿哥会亲自选人,毕竟是送去兵部,暂时就是他的手下了。
哪里想到九阿哥全权交给自己来选,一副相当信任李德全眼光的样子。
说真的,九阿哥这么信任他,叫李德全受宠若惊之余,心里还是很舒服的。
这跟巴结讨好不一样,九阿哥一看就知道是真心这么想的。
觉得他选的话,肯定没有李德全选得好。
被托付了这样的信任,李德全选人的时候都格外用心了不少。
他仔细选了好几遍,最后才定下了六个太监。
一半身体强壮,搬搬擡擡没有问题。
一半瘦弱一些,脑瓜子却好,还会简单的计算,帮着朱亮整理库房上册是再适合不过了。
九阿哥看过后很是满意,笑着道:“果真让李伴伴来挑选是对的,这些人看着就得用,以后能叫库房整理得更快了。”
李德全谦虚地笑笑,就回去皇帝那边复命了。
九阿哥则是带着人去了司武库,朱亮正整理着,灰头灰脸的,忽然见他带这么多人手来,顿时都要喜极而泣了。
见状,九阿哥就笑道:“哪里能真让你一个人整理,这是从内务府调派来给你打下手的。身体强壮的可以帮你整理库房,搬搬擡擡什么的活计就交给他们。剩下这些会算数的,帮着你登记在册。”
“对了,皇阿玛还认命你为司武库的管事。以后司武库就归你管了,好好管着。”
九阿哥老气横秋地拍了拍朱亮的肩膀,其实他比朱亮的年纪要小上好几岁。
朱亮却没觉得有哪里不对,连连点头,满脸激动道:“九阿哥放心,在下会把库房管好的。”
九阿哥点头:“我相信你能办得好,你先整理着,我还得去兵部那边商议点事情。”
调兵这种事,他还得看宗卷,各地的兵力分部,很有得忙了。
朱亮也没耽搁九阿哥,送他到门口,问了几个太监的名字,就给他们分配工作,开始满身是劲整理了起来。
如果说之前他就是来兵部帮忙的,那么如今自己是司武库的管事了。
这身份不一样,朱亮就更有干劲了。
九阿哥回去忙碌了好久,看得头晕眼花。
幸好户部几个人早就把宗卷熟悉了,找出九阿哥需要的,几人看着很快把几个省份的兵力写下来,回头统计好写折子递上去就行了。
九阿哥看着时辰差不多了,就赶紧出宫回府。
苏澜得知朱亮正式得了官职,很替他感到骄傲。
九阿哥坐在旁边,指着对面的人皱眉道:“他怎么在这里?不是在家面壁思过吗?”
坐在对面的是寿善,他瘦了一圈,这会儿被九阿哥一提,连忙替苏澜答道:“九阿哥,我有好好在家悔过的。这次过来,也是为了正事。”
九阿哥疑惑,寿善这是有什么正事?
见他左右张望,生怕别人听见的样子,九阿哥没好气道:“府里都是自己人,你但说无妨。”
寿善听后,还是压低声音说道:“我是听说缅甸上贡的金矿里面挖出了银矿,肯定需要负责人盯着。想着我在京城没什么作为,读书和骑射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