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劳张大人。”
一应文书办妥,严谨领着严无双向官员致谢,官员摆手道:“份内之事,不必如此。”
严无双默默朝周氏行了一礼,转身随严谨离去。
肖家人的目光落在严无双背上,不乏羡慕之色。肖清雅面露愤色,被周氏掐了手心,只得收敛。
随着府中人被押走,装箱的财物被陆续抬走,原侯府的大门被贴上封条,此间的热闹才渐渐消弥。
肖家宗族及文家人那高悬着的心终于落下,纷纷感念了一番皇上圣明。
许府。
傍晚,三老爷刚入家门,就被请去了松鹤堂。除了小辈,其余人皆在座。
老太太迫不急待问:“老三,你大哥说,你姐姐一家也算在其余人等,是不是?”
“没错。”
觑见老太太黑了脸,二老爷赶紧插话:“三弟,姐姐一家远在安南府,不用想也知道,同羽林卫犯的事压根儿沾不上边,你就没向皇上求个情?”
“既知他们一家没有涉及其中,为何要特意去求情?”
一时不知如何反驳的老太太转而迁怒老太爷:“你瞧瞧你的好儿子。”
老太爷假咳一声掩过些许不自在,“老三,你姐一家是否需回京受查?”
“不必,姐夫虽是肖安道之弟,但从未进过羽林卫又未在衙门担过差事,又早在羽林卫事件前几月就已离京,和此事有涉的可能性不大,刑部和大理寺会致函当地衙门协查,查实回函既可。除非真有涉及,才会被遣进京。”
“好了,爹娘,三弟既如此说,你们也不必担心了。”
二老爷话落,就被老太太瞪了一眼,“说得轻巧,你姐姐一家难道不会因肖安道犯的事而受影响?”
“能有多大影响?最多受点流言蜚语而已。”二老爷不以为然,姐夫一家既无官职可丢,又无子女被离被休的可能,多大点事,也就老太太非得当成大事。
“行了,本是肖家的人,受点影响也无可厚非。”老太爷一锤定音。
陆续押送人离京的场景既让京中百姓饱了眼福,又为茶余饭后的话题添了猛料,很是满足了小人物凑热闹的心理。
说书人及戏班子更是大显身手,将先前的风流事添入其中,充分发挥想象,各种揉合改编后的故事令人耳目一新,吸引了一波又一波的人流连忘返,接连捧场。一时间,茶楼酒肆及戏园赚得盆钵体满。出话本子的书肆也不甘寂寞,新的话本子赶印了一册又一册。
请不起说书人的茶摊小肆干脆另辟蹊径,借由七拐八弯的出处,向客人透露一些所谓真事,譬如:某个进过肖家的菜贩亲眼所见之事、某个同肖家奴仆有来往的人亲耳所闻之事等等,也引来了不少听客,客人满足了好奇心,店主赚足了银钱,俱是皆大欢喜。
即使京中又出了新的话题,此事的热度依然不减,实乃此次事件确实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