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若是一人未归,大人可会执行军法?”
鲍江犹豫了片刻,开口问道。
这同样也是其余将士的担忧,毕竟如今韩五的坟头,土都还是新的。
众多士卒心中本就有这个忧虑,此刻听到鲍江将自己心中的忧虑道出,又是一阵嗡嗡的议论声。
“是啊,说是放我等回乡收麦,若是有一人未归,那回来之人,岂不是要被砍头。”
“那我可不管,若真是如此,我便不回来了。大不了他们来的时候,我躲山里去。”
“就是,我就不信了,他们还能进入深山?”
众多士卒这般议论着,即便是出身南蛮的那些士卒,心中也有了动摇。
他们是觉得王安这军法太过严厉,虽然眼下待遇尚可,可终究自由惯了,很不习惯。
至于那些良家子,虽是自愿从军,可又不愿与那些反贼俘虏为伍,对于回不回来,心中正犹豫不决。
王安看了一眼接摔在地上。
“此番有言在先,自然不用军法,诸君即便一人不归,同行之人亦不受任何惩罚。”
“大人,此言当真?”
这话一出,议论声又起,有心急的,似是混在众人之中,便高声喊道。
这话一出,众多士卒又纷纷点头,更是目光灼灼,看向王安,想要一个答案。
“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此剑名曰止水,蒙主公恩赐,今日便在此立剑为誓,若有违背,教我见弃于天下,不得好死。”
王安拔出了腰间的止水剑,双手倒持剑柄,只一用力,便将止水插入了地面。
这止水剑原本王安已经赠给了孙老四,只是孙老四得知这止水的来历之后,对王安越加信服,但这止水却万万不敢再收下。
王安无奈,只得收回止水,又将随身多年的战刀给了孙老四。
众士卒听闻,又是一阵议论,可终究没有人能够站出来。
王安见众人如此,又开口说出了第二约。
“其二,诸君来去,必然走村过寨,还望诸君莫要骚扰当地百姓,更不要为恶乡里,以全王者之师、仁义之师。”
这些时日以来,除了军法之外,便是学习儒家的仁义礼智信,自然明白王安的意思。
此刻王安提起,也不过是提前说一嘴。
这人到了特定的环境之下,说不得便会做出平日里根本就做不出来的事情。
“其三,诸君如今归乡,也算是读书识字之人,若真不愿归来,还望能够好生尽孝,善待妻儿,造福乡里。”
众人原以为王安的第三章会是如何,却不曾想过,居然是劝自己好生过日子,心中一时五味杂陈。
原本王安耐心教自己等人识字,心中对其颇有好感。
后来又不顾众人的求情,直接斩杀了韩五,又觉得王安太过铁血。
可到了此刻,他们又有些不太明白王安了,居然会放自己等人回去收麦尽孝,或者是处理私事。
能够不打仗,自然是好事情,可若是自己就这般走了,回去了,那自己等人这几个月来的辛苦又算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