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兴公是谁?
嘿嘿,就是那个在《三国演义》中被诸葛亮骂死的王朗。
(王朗本是在公元196年才来会稽郡任太守,此时的王朗应该刚刚结束给其恩师杨赐的三年服孝。就让笔者任性一回,篡改一下历史,让王朗提前来到会稽郡。)
王朗为何要投靠护民军?
是杨彪给他送的信。
他的恩师杨赐是谁?
杨彪的父亲,杨修的祖父。
杨彪与王朗的关系非常好,尤其感激王朗辞官为杨赐守孝三年。
所以,徐州还未败,杨彪的信就送到了王朗手上。
杨彪信上告诉王朗,他看不透成公子其人,但以护民军之战绩,便知护民军战力逆天。
故而,他劝王朗,如果护民军不入江东,他就尽管做那会稽太守。如果护民军入江东,一定不要抵抗。
杨彪还判断,尽管徐州有十数万兵马,也绝对不会是护民军的对手。
曹操入江东后,杨彪的第二封信又到了。
他告诉王朗,仅半月时间,徐州十几万兵马,战死数千人,余者尽降。
他还告诉王朗,成公子入京后,没难为任何人,只有挑动汝南起兵的丁宫和许栩被下狱。
成公子要推行“君主立宪制”,还要成立内阁,并由荀彧为首任丞相。
经杨彪的研究,“君主立宪制”要比过去的“帝制”先进很多,完全能够保证“能人治国、皇帝监察”之本意。
杨彪还告诉王朗,陛下正式拜了成公子为师。开春后,成公子便要带着陛下及一众前朝旧臣去巡视大汉北方。
届时,杨彪也是其中一员,恐怕就无法再如此频繁地写信给王朗了。
曹操刚还未来得及派人接收会稽,王朗又接到了杨彪的第三封信,告知成公子被人下毒成为活死人的消息。
而这次信件上,王朗最看重的却是“公子倒下,护民军未乱,内阁依旧致力于平息雍凉之乱和赈济雍凉大旱”这句话。
这句话说明什么?
这句话说明杨彪前一封信上的判断是对的,成公子没有改朝换代、自己坐上龙椅的愿望。
而内阁在雍凉叛军已经封锁了函谷关的情况下,为何仍然在致力于“赈济雍凉大旱”?
王朗读懂了。
内阁根本没把雍凉叛乱放在眼里。
准确地说,在内阁看来,被叛军封锁的函谷关,就是纸糊的,一捅就破。
这样的底气,绝对是来自护民军的战力。
王朗判断,护民军一定给雍凉叛军布置了一个天罗地网,随时可以一网打尽的那种。
在此三封信的背景下,曹操派人来接收会稽郡时,王朗表面上虚与委蛇,实则串通了会稽四姓,准备逃往交州。
谁知道,会稽的四大士族告诉他,根本不用逃往交州,很快便有海船来接他们去徐州。
而且丹阳太守周昕,已然悄然返回了会稽,将与他们一同迁往徐州。
吴郡太守许贡也会同吴郡四姓一起,由吴郡入海,前往徐州。
此时他们还不知道吴郡太守许贡,由于要张罗后续世家大族的迁徙,并未来得及逃走,而是被曹操杀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