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无法说假话,更不能无中生有的抹黑。
可他们要是说真话,岂不是说我等要为大汉新制歌功颂德?
其他不说,如果不是大汉新制,朝廷哪有能力应对“四年五灾”?
届时且不说如同黄巾之乱的反叛会不会此起彼伏,可能连世家大族都会造反。
他们可是知道,兖州大地震后,在那些世家大族的宅院中,发现了大量的兵器甲胄。
仅仅近乎完美地应对了“四年五灾”,快速剿灭雍凉叛乱,让大汉北方平稳发展,就足以证明大汉新制远胜于旧制。
可他们若敢胡说八道,便会被记于史册之上,遗臭万年。
看到这些人都不开口,蔡成便笑着说道:“丞相大人,能否说一下这些年来,大汉北方发展的总体情况?”
“还是从‘四年六灾’说起吧。”荀彧点头说道。
“《汉报》上不是说‘四年五灾’吗?”杨彪问道。
“公历394年,大汉实则发生了三灾:吉州、幽州雹灾,并州蝗灾,以及箕州水灾。”荀彧解释道。
“只是箕州刺史公孙度为了不给朝廷增加压力,只报了水灾,既没说火灾的严重程度,也没有向朝廷请求赈济。故内阁也就没公开到《汉报》上。
“其实水灾极为严重,几乎冲毁了半个朝鲜半岛。而实际救灾、赈灾的是驻扎在箕州的护民军。”
荀彧喝了口刚刚端上来的茶水,继续说道:
“从救灾、赈灾上来说,‘四年六灾’虽然给朝廷造成了极大的压力,但也因及时救灾、充分赈灾,把损失降至了最低。
“其中,兖州地震因房屋倒塌砸死亡、失踪共一万五千三百七十二人,吉州、幽州雹灾死亡五十七人,吉州雪灾死亡七十三人,箕州洪水灾害死亡、失踪共三十八人。
“‘四年六灾’总计死亡、失踪人数一万五千五百人。
“雍凉大旱和并州蝗灾,没有因受灾而亡之人。
“五年来,朝廷赈灾人口总数达一千三百余万口。
“赈灾用粮总计六十五亿斤,平均每位灾民不分老弱妇孺,平均每个灾民可分到五百斤赈灾粮;
“赈灾肉食总计一亿三千万斤,平均每个灾民可分到肉食十斤;
“赈灾菜蔬总计七十八亿斤,平均每个灾民可分到六百斤赈灾菜蔬。
“也因朝廷全力救灾、赈灾,才导致‘四年六灾’死亡人口控制在两万之内,但也基本掏空了国库。
“之所以国库没有被完全掏空,是基于灾难发生时,其他各州的全力支持。
“雍凉大旱,除掏空了陈仓、敖仓和长安仓外,其他赈灾物资皆为青冀两州援助;
“兖州地震,主要由豫徐两州援助;
“吉州、幽州雹灾,主要由冀州援助;
“并州蝗灾,主要由雍州援助;
“吉州雪灾,主要由青州援助;
“箕州水灾,未向朝廷要求援助,是驻扎箕州的护民军拿出军粮和军用物资进行的赈济。
“为救助箕州百姓,箕州护民军改一日三餐为一日两餐,同时大量捕鱼,才保证箕州百姓无一人因水灾冲毁庄稼而挨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