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茂自是知道安汉军的主力是十万羌兵。
战后,给羌兵一些好处,他们自是要返回西羌的。
那时,他拥有六万匡汉军,李合只有三万安汉军,难于与自己争锋,雍凉之主必会是自己的囊中之物。
想到这些,裴茂内心就畅快不已。
一盆凉水浇在头上,一股清凉游遍全身,裴茂快活得差点叫出声来。
他在脸上抹了一把,故作严肃地对其他人说道:
“诸公,雍凉二州已定。现在我们需要谋划一下,何时出函谷、取京都、救陛下之事了。”
“没错。此时也应该谋划一下了。”所有人都赞同裴茂的提议。
“事分两头。”裴茂神精气爽地坐在竹椅上,对着大家伸出两个指头。
“一头是稳固雍州、坚守武关,防止护民军走武关道攻入雍州。
“据我所知,管亥提名的雍州各郡县太守、县令名单,送内阁审核后,恰好被吾匡汉军夺了函谷关。
“如今雍州境内各郡太守、各县县令,还是吾世家大族子弟。
“故而,稳固雍州内部不难。
“而要稳固雍州外部,除死守函谷武关之外,还要联系汉中苏固和益州刘焉。
“如若不然,吾等尚要派兵驻守大散关。
“当然,现在需要派出信使,联络襄阳刘表、荆州孙策以及扬州曹操,那就更好了。让整个‘反蔡联盟’都行动起来,从各个方向展开打击,既可让护民军应接不暇、防不胜防,又可减轻雍凉两州的压力。
“如此,我雍凉两州便可稳如泰山。
“稳固雍凉两州还有要一要务。
“今年大旱,雍凉两州颗粒无收。此时百姓家中存粮恐怕也吃得差不多了。
“吾等需发出倡议,使得雍凉两州的世家大族皆取粮施粥。
“此举一是保证雍凉两州有足够的人口开始明年的春耕,二是一定要确保饥饿之下不会发生民变。
“此事由各郡府、各县衙与当地世家大族商议进行。确保不发生民变。”
裴茂又强调了一次“确保不发生民变”。
现在长安、陈仓、冀县三城未定,如若再发生民变,匡汉军必将不胜应对。
裴茂又往口中灌了几口凉水,才继续说道:
“另一头是匡汉军与安汉军如何兵合一处、令出一门。
“唯有匡汉军和安汉军真正联合,我们才有力量出函谷、取京都,救陛下、扶汉室。”
裴茂的话语铿锵有力,不容辩驳。
可大家都听出来了,裴茂这是要吞并凉州安汉军呀。
令出一门?出哪一门?
自然是裴门吧?
众人内心腹诽。
掌控了雍州之后,裴茂已经动起了再掌控凉州的念头。
不过说来也是,凉州自董卓家族破败以来,贾氏家族因贾诩,阎氏一族因阎忠的原因不参与起兵,姜氏一族誓死守卫冀县,敦煌张氏只愿挂个大都督的名头,却不愿意出动一兵一卒……
只有李氏一族在全力笼络凉州的其他世家大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