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茂的来信,正中傅巽下怀。
他可不愿意与护民军打生打死。
一旦双方打出真火,护民军要全灭安汉军,自己便再无幸免之理。
如果只围不攻,双方便不会结下死仇,他就有足够的机会斡旋其中,为自己求得一条生路。
所以,他必须要劝马超听从裴茂的建议,暂时对陈仓只围不攻,消耗守军的士气。
“将军,吾知汝急于攻破陈仓,夺取太仓之粮。毕竟,有粮草在手,将军麾下十一万兵马,便有生存之据。
“然而,哪怕将军暂时不攻破陈仓城,陈仓城中粮草亦不会飞走。
“而将军真是攻破陈仓城,城中守军必会焚毁太仓之中粮草,然后逃之夭夭。
“为了不使城中守军焚毁太仓粮草,唯有一策,便是与守军谈判,以和善之态,瓦解守军军心。
“届时守军必分为抵抗与主和两派,即便有人要焚毁城中粮草,亦会有人阻拦。
“毕竟今年雍凉大旱,这些粮草不知能救多少人命。”
傅巽循循善诱,还给出了假意和谈的对策。
“可如若不让守军见识一番安汉军之威,其哪里会和谈?”
“将军差矣!让守军见识安汉军之威,非要攻城,可搦战斗将。
“将军麾下战将千员,将军本身亦有万夫不当之勇,何惧斗将?
“反观城内守军,如若答应与安汉军斗将,必败;如果不答应与安汉军斗将,其士气必然会落至谷底。
“那时再与之和谈,其心恐惧,必应之。”
“安知守军中没有猛将?”马超心动了。
不过,他也知道,一旦守军有猛将,安汉军斗将失败,以羌兵的胆气,恐怕再不敢攻城。
“如若守军中亦有猛将,便知攻城将军麾下死伤将如何。将军愿意以惨重的代价拿下陈仓吗?”
“为何不愿?”
“将军麾下六万兵马,无论西凉悍卒,还是五万羌兵,皆对将军无比忠诚。
“如若死伤惨重,待大战结束,将军兵马大损之际,就不担心战后会被李合、裴茂之流夺了将军兵权?
“依吾看来,将军虽年少,却是日后真正的雍凉之主。
“若将军因攻打陈仓导致麾下兵马损失惨重,在雍州之主的争夺中,将军便无法占得上风了。”
马超不是笨人。
尽管他今年只有十五岁,可也把傅巽的话听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现在雍凉两州的匡汉军和安汉军实则分为裴茂、李合和自己三支。
三支中,自己这一支力量最强,也最弱。
说自己最强,是因为自己有西羌八族支持,十万羌兵都唯自己马首是瞻。
说自己最弱,是因为一旦战后十万羌兵返回西羌,自己就是兵马最少的那支。
裴茂有六万余兵马,而且雍州比凉州人口多,招募兵马的潜力远大于凉州。
可见,战后,裴茂最有可能成为雍凉之主。
在这乱世,肯定是谁的兵马多,谁就说了算。
他有些后悔给李合留下五万羌兵了。
一攻而下的冀县,根本不需要那么多的兵马。
马超从未想过自己成为雍凉之主,可刚刚傅巽却告诉他,他才是日后‘真正的雍凉之主’,他的野心突然之间被撩拨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