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学生时代,每一段求学时光都有一个特别的女孩,她们是我心中的班花,点亮了那些平凡又珍贵的日子。
小学时,杨翠花就是我眼中的特别存在。她就像春日里最灿烂的花朵,在我们那个小小的世界里,散发着独特的光芒。她的美丽不只是外貌上的,还有她灵动的双眼和活泼的笑容,就像温暖的阳光,照进了我懵懂的内心。
二年级暑假结束收作业时,我第一次知道了她的家。那天,我远远就看到她在胡同口跳猴皮筋,身姿轻盈,笑声清脆。“杨翠花!暑假作业。”我喊道。她听到后,立刻像只欢快的小鹿般跑回了家,不一会儿就把作业本拿出来递给我。这时我才发现,她家紧靠着大河泡。
自那以后,大河泡就像一块磁石一样吸引着我,成为我经常光顾的地方。我和一群男同学们在河边尽情地嬉戏玩耍,那里的每一处角落都留下了我们的欢声笑语。
我们会坐在那架飞机残骸上,幻想着自己是英勇的飞行员,驾驶着战机在蓝天上翱翔。我们嘴里模仿着飞机的轰鸣声,仿佛真的置身于云端之上。
然而,尽管我在玩耍时全情投入,但我的心思却总是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不由自主地飘向杨翠花家的后窗户。我满心期待着能在某个瞬间看到她的身影,哪怕只是匆匆的一瞥,也足以让我心满意足。
可是,现实却总是与我的期望背道而驰。每一次,当我满怀希望地望向那扇窗户时,看到的往往只是空荡荡的窗台,或者是紧闭的窗帘。这种小小的失落感,就像一片阴云,笼罩在我心头,让我在回家的路上都显得有些闷闷不乐。
步入了中学时代后,一场别开生面的舞蹈排练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这次排练的舞蹈名为“长征”,这是一部极具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的作品。它通过舞蹈的形式,生动地展现了那个特殊时期的历史风貌,让观众仿佛置身于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之中。
在这个舞蹈中,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都蕴含着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崇敬之情。舞者们用他们的身体语言,演绎出了毛主席带领红军长征的艰辛历程,以及他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的精神。
而在这场排练中,杨翠花担任了舞蹈指导这一重要角色。
在舞蹈中,有一个战士要卧倒投弹。杨翠花问:“谁来扮演?”因为卧倒在地会弄脏衣服,大家面面相觑。“我来!”我自告奋勇,得到了杨翠花赞许的目光。
在排练中,我要经常卧倒爬起,再卧倒再爬起,实在太疲乏了。就在一次卧倒中假装睡着了,被杨翠花踢了屁股,不知为什么,我还觉得踢的太轻了。
杨翠花一遍又一遍地做示范动作,每一个转身、每一个抬手,都充满了美感。我却总是故意做错,只为了能多看她跳几次。当时的我,还不太明白为什么自己这么喜欢看她跳舞,只觉得她跳舞时的样子,是我见过最美的画面。
杨翠花教我跳舞时,那股认真严肃的劲儿,至今仍历历在目。
很快,因为她在舞蹈排练中的出色表现,红卫兵团决定吸收她加入组织。开完兵团会议后,我拿着“红卫兵审查表”,兴奋得像只小鸟,一路飞奔到她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