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宋朝的脊梁 > 第四班三十九章 我们是王爷的亲戚

第四班三十九章 我们是王爷的亲戚(1 / 2)

天佑三年,腊月二十五,晨,自大名府往开德府官道。

清晨,天色未明,寒风依旧刺骨。陈忠和、陆游一行人早已收拾妥当,在客栈简单用了些热汤饼,便匆匆上路。马蹄踏在覆着一层薄霜的硬土路上,发出清脆而急促的声响。今日必须赶到开德府,时间紧迫。

过了内黄县,地势渐趋平坦,官道也宽阔整齐了许多,显是进入了开德府(濮阳)的直辖地界,养护得比大名府那边要好。行程速度明显快了起来。将近午时,前方出现一座城池轮廓,乃是南乐县。此处已是开德府北门户,年关临近,官道两旁竟也出现了临时的集市,虽不及大名府城内繁华,却也人头攒动,叫卖声此起彼伏,为这荒寂的冬日平添了几分生气。

陈忠和勒住马缰,放缓了速度。他并非要采买什么,而是想亲眼看看这家乡地界上的年集,寻常百姓是如何备年货的。只见道路两旁,挤满了挑着担子、推着独轮车的货郎和小贩。卖的多是些针头线脑、粗陶瓦罐、自家织的土布、写春联的红纸等日常之物。对于这些乡下人来说,一枚磨得光滑的骨针,一绺结实的麻线,或许就是一年到头难得的添置。也有手巧的艺人,当街熬着糖稀,用模具吹捏出各种生肖形状的糖人,引来一群衣衫褴褛的孩童围着观看,眼中满是渴望。那糖人用的是麦芽糖,色泽暗黄,甜味也淡。

陆游在一旁见了,好奇道:“陈大哥,听闻四海商社的糖球晶莹剔透,甜腻无比,价比白银,为何此间不见?”

陈忠和闻言,嘴角泛起一丝复杂的笑意,解释道:“务观有所不知。糖球之利,家父当初是为安置漕帮众多眷属而设,制法核心掌握在几位老师傅手中,产销皆有定规,算是我……算是相关人等的一条活路。这等乡野集市,如何能有?便是州府大店,也非寻常可得。这麦芽糖虽糙,却是乡间孩子年节里难得的念想了。”他目光扫过那些盯着糖人、咽着口水的孩子,再看看他们父母为了一两个铜钱与小贩斤斤计较的佝偻背影,心中那份因清查田亩而起的沉重感,又加深了几分。变法维新,说得再天花乱坠,若不能让这些最底层的百姓碗里多一粒米,身上多一寸布,便皆是空谈。

他无心久留,轻轻一夹马腹,低声道:“走吧,赶路要紧。”队伍再次加速,将那片充满烟火气与贫寒景象的集市甩在身后。

午后,一行人抵达清丰县境内。

此地距开德府城已不足五十里。冬日天短,申时刚过,日头便已西斜,天色明显暗了下来。寒风更紧,卷起地上的干雪末子,打在脸上生疼。护卫头目策马靠近陈忠和,大声道:“大人!天色将晚,是否在清丰县城歇宿一夜,明早再行?此去府城,快马也需一个多时辰,恐赶到时城门已闭!”

陈忠和抬头望了望灰蒙蒙的天空,又看了看身边虽疲惫却强打精神的陆游,断然摇头:“不行!今日必须进城!传令下去,人不解甲,马不卸鞍,加快速度!务必在城门关闭前抵达!”

“得令!”

命令传下,一行人再无多话,纷纷催动坐骑,沿着宽阔的官道,向着南方那座熟悉的城池,开始了最后的冲刺。马蹄翻飞,溅起泥雪,队伍如同离弦之箭,划破苍茫暮色。

与此同时,开德府,秦王府邸。

与城外的寒冷疾驰不同,王府书房内,炭火盆烧得正旺,温暖如春。然而,端坐于巨大书案后的陈太初,脸色却比窗外的寒冬还要冷峻。他面前摊开的,不再是各地送来的灾情奏报或新政条陈,而是几份来自资政院监察司的密报,内容直指开德府陈氏宗族内部近期的土地兼并情况!

报告上的字句,如同烧红的烙铁,烫得他心头阵阵抽搐。强买、诱骗、以次田换良田、勾结胥吏篡改田契……手段层出不穷,触目惊心。所涉田亩数量,虽不及河北诸路豪强那般庞大,但性质之恶劣,尤其在于——知法犯法!他陈太初三令五申,乃至在靖康年间家族会议上拍着桌子强调“土地兼并,乃亡国之兆,陈家子孙,谁碰谁就是家族的罪人!”这些话,言犹在耳,如今却成了彻头彻尾的笑话!

“唉——”一声沉重得仿佛承载了千钧重量的叹息,在寂静的书房里回荡。陈太初放下密报,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闭上双眼,用手指用力揉着刺痛的太阳穴。一股深沉的疲惫与失望,如同冰冷的潮水,淹没了他。

“我给他们的还不够多吗?”他喃喃自语,声音沙哑。自从他崛起,陈家可谓鸡犬升天。族中子弟,或入仕为官,或经营产业,哪一个不是锦衣玉食,享尽荣华?金山、流求的收益,他从未亏待过族人。为何……为何偏偏还要盯着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夫手里,那仅能糊口的几亩薄田?那点微末之利,与海外贸易、工坊制造相比,九牛一毛都算不上!为何要为此践踏他立下的规矩,玷污他苦心经营的声誉,甚至成为政敌攻击他的口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