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宋朝的脊梁 > 第344章 艰难的抉择

第344章 艰难的抉择(1 / 2)

天佑元年,四月,汴梁皇宫,福宁殿暖阁。

烛火摇曳,将赵桓那张因极度震惊与恐惧而扭曲的脸映照得忽明忽暗。他枯瘦的手指死死攥着陈太初那封来自海外的亲笔信,仿佛那不是几张轻飘飘的宣纸,而是一块烧红的烙铁,烫得他灵魂都在战栗!

信的前半部分,那套名为“君主立宪”的骇人构想,已如同惊涛骇浪,将他作为帝王的尊严与权威冲击得摇摇欲坠。然而,当他颤抖的目光扫至信笺末尾,那最后几行铁画银钩、仿佛带着海外腥风血雨气息的文字时,他整个人如遭雷击,浑身的血液似乎都在瞬间冻结了!

“……陛下若执意独揽大权,视天下为私产,拒行公义之法,臣……恐四海将士寒心,万民失望。为保华夏衣冠不绝,社稷有托,臣……万不得已之下,唯有奉康王赵构殿下,于流求开府,继大宋正统,即皇帝位,行君主立宪之新政!吕宋、马六甲、金山、南洋诸岛……凡日月所照,沧澜所至,皆奉新旨!此非臣所愿,实乃……陛下所逼!”

“轰——!”赵桓的脑海中仿佛有惊雷炸响!眼前一阵发黑,几乎要从龙椅上瘫软下去!他死死抓住扶手,指甲抠进了金丝楠木里,才勉强支撑住身体。

康王!赵构!那个远在杭州、看似恭顺的九弟!陈太初……竟要拥立他另立中央?!而且是在海外那片沃土之上,拥有着无敌舰队、无尽财富的海外!一旦如此,他赵桓还算什么天下共主?不过是一个困守中原、民心尽失的破落皇帝!届时,南北对峙,兄弟阋墙……这煌煌大宋,顷刻间便会分崩离析!而他赵桓,必将成为千古罪人!

信的末尾,陈太初的笔迹似乎放缓了些,却更显沉重,字字句句,如同重锤,敲打在赵桓最脆弱的神经上:

“陛下,非是臣欲行伊尹霍光之事,更绝非效太祖皇帝黄袍加身之旧例。臣……无此野心,亦无此兴致。帝王之位,看似权倾天下,实则为天下至重之枷锁。享万民供奉,便需担万民生死!陛下可知,自古明君圣主,几人得享高寿?非天不假年,实乃心力交瘁,为国事熬干心血所致!陛下……独坐深宫,可曾体会过?如今国事繁巨,远非一人所能决断。需群策群力,依法而治,方能长久。若陛下愿放下重担,与我等……共治天下,则陛下可免操劳之苦,享清静之福,而江山社稷,亦能稳固传承……望陛下……三思。”

“噗——!”赵桓猛地喷出一口鲜血,溅落在明黄的龙袍与冰冷的信纸上,触目惊心!他剧烈地咳嗽着,身体因极致的愤怒、恐惧与一种被彻底看穿、无力反驳的羞辱而剧烈颤抖!

陈太初的话,像一把最锋利的匕首,精准地剖开了他内心最深处的恐惧与虚弱!皇帝……确实是孤家寡人,确实劳心劳力,确实……时刻活在被人篡位的噩梦之中!这些,他何尝不知?只是他从未想过,有人敢如此赤裸裸地揭开这一切,并用一种近乎“怜悯”的姿态,告诉他:放下吧,这样对大家都好。

是劝诫?是威胁?还是……最后通牒?

翌日,深夜,皇宫偏殿。

烛光昏暗,殿内只有赵桓与染墨二人。空气凝滞得如同暴风雨前的死寂。赵桓端坐于御案之后,脸色依旧苍白,眼窝深陷,但情绪似乎已强行压制下来,只是那双眼眸深处,翻滚着难以言喻的复杂波澜。

染墨肃立阶下,玄衣如墨,面色冷峻,仿佛一尊没有感情的石像。

良久,赵桓才缓缓开口,声音沙哑干涩,打破了令人窒息的沉默:“染卿……秦王在海外……一切可还安好?”这句话问得极其艰难,仿佛每个字都耗尽了力气。

染墨微微躬身,声音平稳无波,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回陛下,殿下在流求,一切尚安。唯……无时无刻不挂念世子安危,寝食难安。”他刻意加重了“世子安危”四字,如同冰冷的针,刺向皇帝最心虚之处。

赵桓的身体几不可察地颤抖了一下,眼神躲闪,沉默了许久许久,仿佛在下着天大的决心。最终,他仿佛被抽空了所有力气,颓然向后靠去,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忠和那孩子……他……遭人暗害……没了。”

“什么?!”染墨猛地抬起头,尽管早已从何栗处知晓内情,此刻却必须做出极致的震惊与悲愤!他眼中瞬间布满血丝,一股冰冷的杀气不受控制地弥漫开来,声音因“震惊”而微微发颤:“是何人?!如此大胆包天?!竟敢谋害世子?!”

赵桓被染墨瞬间爆发的凌厉气势骇得心头一凛,下意识地避开了他的目光,声音带着一丝虚弱与……推诿:“据……据开封府查报,世子……居于大梁门外旧宅,不幸……遭遇火灾,火势迅猛,未能……未能及时救出……连同……暗中护卫的几名皇城司精锐……一同……殉难了。”他艰难地说完,仿佛用尽了所有力气,补充道,“朕……已严令开封府彻查,至今……尚未给朕一个交待。”

染墨死死攥紧了拳头,指节发出轻微的爆响,他强压下翻涌的情绪,深吸一口气,声音恢复了冰冷的平静,却更显骇人:“陛下……有何话,需外臣……带回给秦王殿下?”

赵桓抬起头,目光复杂地看向染墨,眼中充满了挣扎、恐惧,还有一丝最后的、卑微的期望:“染卿……请你转告秦王……朕……朕一直视秦王为兄长,虽非血亲,胜似血亲!朕……从未真正疑他!朝中奸佞作祟,致使君臣离心,朕……悔之晚矣!朕……朕希望秦王能回来!回来……帮朕!这大宋江山……离不开他!朕……离不开他!”说到最后,他的声音竟带上了几分哽咽,几分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