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宋朝的脊梁 > 第327章 君主立宪

第327章 君主立宪(1 / 2)

流求总督府,一间面向海湾的敞亮议事厅内。

咸湿的海风透过敞开的轩窗涌入,吹散了室内的闷热,也吹动了摊在巨大檀木桌面上的《流求基本法》纲要纸页。窗外,碧波万顷,白帆点点,与室内凝重而充满历史感的氛围形成鲜明对比。

陈太初玄衣如墨,负手立于桌旁,目光深邃,仿佛能穿透时空。康王赵构与年轻的赵伯琮则端坐于侧,神情专注中带着难以掩饰的震动与思索。桌面上,除了那部纲要,还散落着几份从汴梁加急送来的、记载着朝堂混乱与国库空虚的密报,无声地诉说着旧制度的沉疴积弊。

陈太初的声音平稳而清晰,如同在剖析一件精密的器械:“殿下,《四海论》之精髓,并非要掀翻龙椅,更非视君权为寇仇。其本意,在于‘分权制衡,依法而治’。大宋自有国情,陛下乃天下共主,万民所系,自然不可轻废。”他话语微顿,眼底深处闪过一丝唯有自己才懂的慨然(至少现阶段,这面旗帜还不能倒)。

“然,”他话锋一转,指尖轻轻点过桌面,“权力之毒,在于无限集中。陛下目下虽看似口含天宪,言出法随,实则如何?”他目光扫过赵构,“政事堂决议,陛下能尽知否?吏部铨选,陛下能明察否?户部账目,陛下能理清否?工部亏空巨万,直至臣刊印账册,陛下方知端倪!此非陛下不聪,实乃权力看似集于一身,却如握流沙,散于百司,被层层官僚、各方势力所裹挟、分割、甚至蒙蔽!”

赵构瞳孔微缩,陈太初的话,如同冰冷的银针,精准地刺中了他内心最深处的隐痛与恐惧!他为何如此热切?正是因为看透了皇兄看似至高无上,实则被秦桧之流权臣、被庞大腐朽的官僚体系架空、摆布的窘境!他害怕自己即便有机会,也会陷入同样的泥沼。

“故,”陈太初继续道,语气带着一种构建蓝图的笃定,“臣之所议,非为削夺君权,实为‘理清’、‘强化’君权!将原本模糊不清、被各方窃取瓜分的权责,重新明晰、收拢、置于阳光之下!”

他伸出三根手指:“陛下之权,可凝于三处,由此三者,足可稳坐江山,垂拱而治!”

“其一,军权!天下兵马大元帅,永归陛下。枢密院掌军令,但军队效忠对象,唯有陛下与国家(为了能让赵构接受)。军官任免、调防、赏罚,最终裁决权在于陛下。如此,刀把子牢牢在手,天下乱不了,社稷翻不了。”

“其二,高级官员组织任免权!宰相、枢密使、六部尚书、御史大夫、封疆大吏…此等国之柱石,其任免升降,最终决断权在于陛下。陛下可设‘资政院’或‘顾问局’咨议遴选,但最终用谁罢谁,皇帝又唯一推荐权。如此,不再是吏部递条子,宰相定名单,陛下糊里糊涂画圈!而是陛下真正手握人事利剑,群臣莫敢不从,只会效忠于陛下,而非效忠于某个部门或权臣!”

“其三,最终弹劾与赦免权!若遇重大贪腐、渎职、祸国之事,陛下可启动特别调查,或接受监察院弹劾,有权下令彻查任何官员,直至宰相!若遇特殊情由,陛下亦握有最高赦免之权。此乃悬于百官头顶的最终利剑,彰显陛下至高无上的裁决者地位!”

赵构听着,呼吸不由自主地急促起来,眼中精光爆射!陈太初描绘的,绝非一个被架空的虚君,而是一个剥离了繁琐政务纠缠、牢牢抓住核心权力——军权和人事权的实权君主!这比他想象中最好的结果还要好!原来那看似无边的权力,大部分都是虚假的、被分润的,如今被陈太初一番梳理,反而变得真实、可控、强大!

“妙!妙啊!”赵构忍不住抚掌,但随即压下激动,问出关键问题:“若依元晦兄之言,陛下只管军、管大官,那具体政务,如赋税征收、河道修缮、诉讼刑名、教育科举…等等繁杂之事,若各部院、地方官办不好,或阳奉阴违,又该如何?陛下总不能事事亲力亲为去监督?”

“这便是‘议会’与‘宪法’之功用了。”陈太初似乎早料到有此一问,从容解答。

“可设‘国民议会’,分上下两院。上院由宗室、勋贵、致仕高官、大儒组成;下院由各省士绅、商贾、学子代表按名额推举。”

“议会非为决策,实为‘议政’与‘监督’。各部院、地方官府,需定期向议会报告政务执行情况、预算使用明细。做得好不好,不再是尚书、巡抚自己说了算,也不是陛下靠零星奏报猜测,而是拿到议会上,让各方代表质询、辩论!是非功过,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