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阳命令道:“第一,标准制定。小雨,你牵头,联合省农业厅、质监局的专家,立刻着手制定‘江岚好物’的品牌准入标准。”
“这个标准,必须是全省最高,全国一流!”
“从土壤、水源的检测,到种植、养殖过程的规范,再到采后处理、包装、仓储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有明确、可量化的指标。”
“达不到标准的,一个都不能进!我们要让‘江岚好物’这个标签,成为顶级品质的代名词!”
林小雨立刻站起身,眼神坚定。
林小雨保证道:“是!主任!我保证拿出一套经得起任何检验的最高标准!”
周阳点点头,伸出第二根手指。
周阳看向孙志刚,吩咐道:“第二,数据摸底。志刚,你的任务最重。”
“我要你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全省的农业资源,进行一次彻底的、全面的扫描和分析。”
“哪个县的什么产品,最有特色?哪个区域的哪种作物,最有市场潜力?哪个品种的附加值最高?”
“我不要感觉,不要经验,我要精准到乡镇、具体到品种的科学数据!”
“这份数据,将是我们下一步进行品牌扩容的战略地图!”
孙志刚扶了扶眼镜,镜片后的双眼闪烁着理性的光芒。
孙志刚自信道:“主任放心,给我一周时间,我给您一份全省的‘农业藏宝图’!”
最后,周阳的目光落在了赵凯身上。
周阳微笑道:“第三,渠道为王。赵凯,线上线下的销售网络,要继续扩容,而且要下沉。”
“除了对接头部电商和高端商超,我们还要考虑,如何建立我们自已的直营渠道和会员体系。”
“更重要的是,冷链物流!这是保证我们生鲜产品品质的生命线!你要去和几大物流巨头谈,为‘江岚好物’量身打造一套覆盖全省、辐射全国的冷链配送方案。”
赵凯兴奋地点头。
赵凯积极道:“明白!主任!我要让我们的产品,从田间地头到一线城市的餐桌,全程不超过48小时!”
三路并进,环环相扣。
一个以“江岚好物”为核心,推动全省农业产业升级的宏大蓝图,在周阳的擘画下,清晰地展现在众人面前。
……
第二天,周阳带着初步的构想,来到了省农业厅。
农业厅的刘厅长,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农业干部,对周阳在清河县的创举赞不绝口。
刘厅长热情道:“周秘书长,你可是给我们全省的农业工作,点了一盏明灯啊!”
“‘江岚好物’这个模式,我们农业厅全力支持!你需要我们做什么,尽管开口!”
会议室里,农业厅的相关处长们也都在座。
当周阳提出,要将“江岚好物”从清河县的一个点,推广到全省的一个面时,大家的热情都很高。
但讨论到具体如何推进时,传统的思维惯性就显现出来了。
一位副厅长建议道:“我建议,我们先发一个红头文件,在全省范围内,搞一个‘江岚好物’优质农产品评选活动,评出‘十大好米’、‘十大好茶’,然后开一个全省的表彰大会,进行宣传!”
另一位处长也跟着说。
处长补充道:“对!我们还可以组织一个‘江岚好物’巡回报告团,让清河县的干部去各地市传经送宝,介绍经验!”
他们的想法,不能说错,但都停留在传统的行政推动思路上。
开会、发文、评比、表彰……一套组合拳下来,热闹是热闹了,但离真正的市场化运作,还有十万八千里。
周阳的目光,落在了主位上含笑点头的刘厅长身上。
在他的词条视野里,刘厅长的头顶,正漂浮着几个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