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2章 选址的博弈(1 / 2)

第872章选址的博弈

沈局长连忙问道:“什么要求,您说。”

“我希望大学的面积能够足够大,又或者,土地规划局这边,能够留下足够的地皮,为大学未来的扩建做好准备。”杨文东接着说道:“这一点,其实我也曾经与燕京方面讨论过,但你们也知道燕京市与上沪市,都是很难拿出足够面积的地皮的,但这一点在深海,应该不是问题。”

固然现在的燕京上沪市区面积还不大,但想拿出足够大的地皮给一所大学还是很难的,拆迁成本也非常的高昂,这一点,也让杨文东不满意;

他要么不建,要建就建最顶级的大学,目标等级就是清华北大复旦的级别,如此一来,等这所大学未来成为顶级学校之后,他杨文东这一辈子,也算是有一个能够遗留数百年乃至数千年的功绩了。

而大学想要变大变强,面积不是唯一因素,但也是重要因素之一,没有足够的面积,那规模就不可能大的起来。

土地局的林局长道:“杨生,深海市周围还是有很多农田的,如果补偿给到位,我想当地的农民是没意见的;

至于政府这边,我现在不敢打包票,但他们应该没什么意见。”

“好,那就跟工厂一样,先建个第一期,但周围留下足够的空地,等以后有社会需求了,我们再扩大。”杨文东笑着说道。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这种大型学校,早期就直接建好,也的确没必要,建起来还不一定能够在软件资源上驾驭的住硬件配套;

就像修高速公路一样,固然未来大城市之间的高速需要双向八车道,但早期只需要建成四车道就足够了,可征地的时候,要将八车道的土地给征好,不然以后就会有无穷的麻烦以及巨大的征地成本;

当然,有些设施是需要一次性建好的,比如大桥,这个就是例外了。

林局长答应道:“应该可以,我回去与市委协商一下。”

“哈哈,那我就等着好消息,贵方不需要立刻现在商量好细节,只要先答应下来就行。”杨文东接着说道:“具体问题,很多还需要教育部审批的,我这边,过几天去燕京,也会与教育部协商这件事的。”

一所好的大学,还是不缺外汇的,想要的城市太多了,这种事,未来估计还会有一定的博弈;

不过只要他这个出资人坚持,其他人再怎么折腾也没用,不过大城市的名字还是要给的。

两位局长走后,杨文东也是舒了一口气,这件事,也算是即将画一个句号了,自己在内地的教育投资,也算是有了一个初起步了;

其实,他本来也是可以借机为自己获得一些收益的,比如获得大学周围的地皮,但这样一来,就会影响自己的慈善形象,会被人曲解成,有条件的捐赠,会被当做等价交换,这样就不利于自己了。

反正现在的深海市,空白地皮多了去了,自己想要,按照流程开发就行了,以现在深海市的地价,对比于未来的价值,可以说是百中无一罢了,没必要这样做;

且以内地官方的性格,但凡早期在内地贫困时期有做过投资、慈善的,基本上后期都是有其他方面的回报的,这一点,前世的李嘉成、郭贺年、胡应相等等都获得过这方面的好处;

他也不急于这一会,80年代的内地,除了工业,其他方面就不是来赚钱的,而是早期投入,寻求的是长期回报;

慈善方面也是一样;

当然,他本身也是想做一部分慈善的,毕竟自己的钱已经不完了,那适当的帮助华人群体脱贫,还是值得的,也会有增加他的名气等等好处;

深海市的另外一边,林局长与沈局长回到市里后,立刻上报了此事;

市委领导对此事自然非常重视,小学投资的事情直接全票通过,大学这边的事情,诸多领导也是非常欢迎的,但这件事,还是需要上报中央,毕竟,一所顶级的大学,在地位上,很多时候是不受市政府领导的,市政府只不过能够受到学校带来的间接好处罢了。

未来即使在深海市建一所顶级大学,那也会是中央教育部那边直接领导的。

杨文东这边,参加完长兴实业的奠基后,就在深海没什么其他事了,港灯那边的投资,属于重工业,需要认真调查选择位置,基建方面要求也比较高,所以目前还早着呢;

长兴实业这边,先买下了地皮,建一个中型工厂,然后再慢慢扩大。

待得到深海市市委同意他的要求后,杨文东便直接乘坐飞机,前往燕京市;

已经有小半年时间没去燕京市了,他在内地的一些项目,也有所进展,那后续,他还有不少事情,需要与内地高层再协商;

11月18日,杨文东来到了燕京,刚下飞机,一阵寒意袭来;

同行的深海市教育局长沈局长道:“杨生,这燕京天气跟我们那边可是不一样的,最近有寒流来了,气温可是降低不少了,您可要注意啊。”

“哈哈,我已经准备好了,只是没想到会这么冷。”杨文东也道;

八十年代的冬天,比几十年后冷多了,这一点,一些长江区域的80/90后应该记得,自己小时候的冬天,河里都是结冰很厚的,人甚至可以在上面走路,但到了几十年后,偶尔也就一些浮冰罢了。

当然,夏天也要热了很多,小时候的夏天,是没几十年后那么热的;

全球变暖,似乎也是真的,不过杨文东也不好判断,他也只能根据自己的经验来感觉,且一个区域的温度变化不能代表全球。

下了飞机之后,内地这边就派来了多名领导前来接机,随即所有人,一起乘车前往燕京市内;

这一次,杨文东居住的国宾馆,因为这里开始对外营业了,一个晚上2888人民币,对于内地人来说,这是天价,甚至对于一般欧美人来说,也是住不起的,不过对于杨文东就是小意思了;

国宾馆的环境,还是可以的,跟国外五星级酒店差不多,本身以前也是为了接待国外贵客的。

当天晚上,杨文东也在燕京市的几个景区游玩了一番,80年代,燕京还没有大规模开发旅游行业,但正因为这样,很多古建筑、景色反而都被保留了下来,也算是开了一番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