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穿越70年代从知青到国士无双 > 第316章 蚜虫与瓢虫的生存博弈

第316章 蚜虫与瓢虫的生存博弈(2 / 2)

调查过程中,昆虫组的同学们还记录了很多生态现象:

蚂蚁会"放牧"蚜虫,保护它们免受天敌侵害;

蜘蛛网也会捕捉大量蚜虫,是重要的自然控制力量;

大雨后蚜虫数量会急剧下降,但瓢虫受影响较小。

这些发现都被细致地记录在图纸的备注栏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远超我们的想象,"陈雨薇感慨道,"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影响整体平衡。"

在这次的汇报前,陈雨薇组织全组同学对图纸进行最后一次审核和完善。大家围坐在田埂上,逐项核对数据,补充观察记录。

"这里应该加上温度变化曲线,"有人建议,"我发现气温对蚜虫发育速率影响很大。"

"要不要把油菜物候期也标上去?"也有人指着图纸,"油菜开花期和蚜虫迁移明显相关。"

经过整整一天的完善,这幅凝聚着全组心血的种群动态图终于完成。图纸上不仅有着精确的数据曲线,还密密麻麻地标注着三个月的观察心得和发现。

当陈雨薇在结题汇报上展示这幅手绘图时,方稷教授仔细地看着每一个细节,频频点头。

"这不仅仅是一张数据图,"他评价道,"更是一份完整的生态日志,记录了一个生态系统的运行规律,也记录了你们的科学成长。"

李大爷也来参加了汇报会。老人看着图纸,虽然看不懂那些曲线,但听得格外认真。

"这些娃娃真中!"他竖起大拇指,"把我一辈子知道但说不出来的道理都给整明白了!"

汇报结束后,方稷把图纸小心地收起来:"这份成果很珍贵,我们要把它扫描存档,原件将作为重要资料保存。"

让人没想到的是,这份手绘图后来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当地农业技术推广站看到后,请求复制了一份,作为农民培训的教材。

"比任何教科书都直观,"技术员说,"农民一看就明白什么时候该防虫,什么时候不用管。"

"科学种田,就是得看'天时'啊!"老人乐呵呵地说。

离别的日子到了,九重镇这边的实地考察时间结束了,同学们要返回三亚开始第二阶段的研究。同学们依依不舍地收拾行装,陈雨薇最后一次走在田埂上,看着这片给予他们无数启示的麦田。

"我会想念这里的,"陈雨薇看着田地喃喃自语。

远处,金色的麦浪在风中起伏,仿佛在向这些年轻的科学家们告别。而他们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科学的种子已经播下,必将生根发芽,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