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到结尾部分林豪死,革新成空时的“烟消云散”。
他将稿纸丢到旁边的桌子上,无力地靠在椅背上,呆视着天花板,喃喃说道,“这混球怎么老是这般及时地死了?”
“咱来之前还派人敲打兵部,让他们尽快落位职方部的革新事务,”
“可结果。。。还是啥都没弄成,”
“咱想挽救社稷危局,咋就那么难呢?”
看着强悍如雄鹰般的太祖爷,也被挫败感包裹起来,
一众后世皇帝根本不知道如何去宽慰,只得低垂着头,不敢吭气。
这个时候,若是天启在的话,
也许还能给太祖爷鼓鼓劲。
沉默片刻之后,
朱棣眼见所有人在此陪父皇干耗着感伤,也不办法,决定冒着两个时空挨揍的风险打破僵局,
“父皇,改变历史,挽救后世社稷危局,本就困难重重,”
“岂能松散懈怠?”
“还请您务必振作!”
朱元璋面色一寒,微微偏头,斜视着朱棣,“混账,你老四有脸说咱松懈?不振作?咱为了尔等一个个鳖孙,已经费了多少劲?”
“你倒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朱棣闻言,顿时气结,
猜到会挨怼,也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没想过听了老爷子的话,憋屈感还是异常强烈,
“父皇,儿臣不是否认您之前的努力。。。”
“混账!咱的努力还需要你来评判?!”朱元璋坐直身躯,继续开始嘲讽撒气,“对啊,你老四不是号称缔造了什么永乐盛世的么?造反、治国、领军样样精通,本事大的很,”
“林豪你也接触过了,他那一套革新的东西,你也清楚的,”
“你上!由你成祖爷来革新历史,挽救后世危局。”
朱棣气得七窍生烟,袖中的双拳紧紧握起,
朕要是能做得到,还需要父皇你振作么?!
且不说朕手底下没有林豪这等大才在,
朕的永乐朝是通过靖难建立的,想要社稷稳固,必须得做出妥协,
全盘继承了洪武朝的制度,想要革新谈何容易?
怪就怪允炆,清算林豪和他的手下们,
他的革新理念大部分都没留下,除了教育制度和宗室制度保留了部分。
若是朕在洪武时代就掌权了,在林豪的帮衬下,就一定能做得到,甚至做的比父皇还要好。
“你不吭声,是在算计什么东西?”朱元璋见朱棣黑着脸,眼珠子乱转,更是气不打一处来,“是在盘算顶替了咱,就一定能做得更好?”
朱棣眉头一颤,
老爷子啥时候会读心了?
“儿臣不敢,”
“革新从源头上来效果最佳,一切还是得父皇来操持。”
朱元璋冷哼一声,继续训斥道,“你现在心里倒是有数,可年轻时的你在干嘛?叫你多接触林豪,却消极办差,不能提供有用的消息,”
“咱孤掌难鸣之苦,尔等一个个都不懂体谅啊。。。”
一众后世皇帝听到老祖宗把火头点到自己头上,纷纷将身姿缩得更紧,
“孙”皇帝比傀儡皇帝还难当,根本不是人该受的。
朱元璋厉声发泄不满之际,只听推门声响起,
朱由校手持稿纸,进门欣喜一拜,“太祖爷来了啊?!拜见太祖爷!”
“臣孙幸不辱命,找到了能帮衬太祖爷的记录。”
说着,便将稿纸奉上。
“《遵生十笺之番椒篇》?”朱元璋摊开一看,顿觉困惑不已
这是啥记录?
确定能帮上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