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闻言,心里有些失望,旋即看向其他几位后世皇帝,
一众后世皇帝看到太祖爷询问的目光,纷纷顿首称罪,
不是他们找不到资料,
而是他们各自搜集的林豪资料太多了,但来源实在太杂,
必须得严格筛查一番,
否则带了假消息,到这偏殿里,很容易挨训斥。
朱元璋面露不悦,“这么多天了,尔等这么多人,竟然只找到这么一份记录?”
“亏尔等还是我大明皇帝,”
“是怎么办事的?”
一众后世皇帝心中顿觉委屈不已,
之前找来了记录,老祖宗嫌弃不够详实准确,
现在朕开始注重质量,不轻易交货了,又被嫌弃没干活,
怎么做都要挨训斥,
朕太难了!
这时,
推门声响起,
“儿臣拜见父皇!”姗姗来迟的朱棣躬身一拜,旋即语气变得严厉,“父皇,您看看。。。”
朱元璋敏锐地发现朱棣手里有稿纸,当即打断道,“老四,你打住!咱没问话,你不准说话,”
“有林豪的新记录,赶紧呈过来。”
一看这混账老四的德性,
肯定是找到了什么不好的消息,又想借机编排咱了。
朱棣张了张嘴,想继续把编排的话语说出口,
但对上父皇要吃人一般的目光,
他顿时打消了念头,
还是等以后再说吧,反正怼父皇的机会多的是。
朱元璋接过朱棣手中的稿纸,顺手把朱见深那份稿纸交给了朱棣阅览,
他展开稿纸开始翻读,
“朱高炽回答概要?”
朱元璋眉头一挑,“这份东西是?”
“老四,你回答咱的问题。”
朱棣撇了撇嘴角,“回父皇,儿臣迟迟找不到林豪的确切记录,就从高炽那儿探消息。”
“高炽是儿臣的太子,”
“他比高煦懂事,他说。。。”
朱元璋抬手制止道,“够了!你闭嘴,你看你的,咱自己看。”
说着,便不理会脸色逐步乌青的四儿子,继续阅览稿纸的内容,
“父皇,虽然从表面上看,高煦是林夫子的关门弟子,儿臣与他交往并不紧密,”
“但儿臣一直在认真领悟他的各种教诲,”
“正是有他的指引,儿臣帮您处理国事时,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儿臣也知道您一直很看重林夫子,为他早逝而无法为您所用,感到遗憾,”
“也因为无法为他平反,感到自责,”
“但斯人已逝,”
“林夫子生性豁达,从不在乎身前身后名,”
“所以您不必过于介怀,”
“儿臣相信高煦终有一天能理解你的难处。”
“说起,林夫子死因也没那么玄乎,就是一场意外。”
“好像是在洪武二十六年九月底的时候,”
“但他不慎受了风寒,没有注意治疗,继而病情恶化,导致虚症大爆发,失了性命。”
“非要给他的病亡找点原因,”
“可能就是,他因为海关司对口帮扶洮州成效显着,而后便着手力推各种改革,”
“结果招到武勋、文官们、其他藩府等等各方政敌的发难,”
“虽然林夫子每次都能说服皇爷爷支持自己,”
“但他对政敌们实在太过宽容,从来不往死里整,”
“习惯性留下大破绽,让政敌们有机会在皇爷爷面前攻讦自己,”
“怎么劝都没用,”
“儿臣很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