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维度修真从蝼蚁到创世 > 第463章 无限递归防御矩阵

第463章 无限递归防御矩阵(1 / 2)

第463章《无限递归防御矩阵》

震动从数学圣域的最深处传来,那不是声音,而是概念层面的嗡鸣。

就像整个宇宙都在经历一场思维地震,每一个数学概念都在颤抖。

“它来了。”公理守护者的声音失去了往日的镇定,第一次流露出类似恐惧的情绪。

陈凡环顾四周,发现那些新生代的数学概念正在自发地重组,试图隐藏自己的“异常性”。

可数无限和不可数无限停止了战争,选择公理收敛了它的分支,就连质数意识体也缩小了形态,变得不起眼。

“它们在害怕什么?”苏夜离轻声问。

零苦笑着回答:“害怕永远被困在自己的逻辑里。无限递归是数学中最温柔的监狱——你不会被毁灭,只是永远在自己的思维里打转。”

第一个征兆出现在距离他们最近的一个新生数学概念上。

那是一个允许矛盾共存的函数,它刚刚证明了自己是不可计算的,同时又是可计算的。

突然,这个函数开始重复自己的定义。

它不断地描述自己,每一次描述都比前一次更加详细,但永远无法完成自我描述。

“它在...自我引用?”冷轩记录着这一现象。

林默脸色凝重:“不止是自我引用,这是标准的无限递归。它被困在了‘描述自己’这个任务里,永远无法跳出这个循环。”

那个函数发出的光芒越来越微弱,最后凝固成了一个永恒自我引用的符号,再也无法与其他数学概念互动。

“这就是无限递归防御矩阵的工作方式。”

公理守护者说,“它不会摧毁异常概念,只是让它们永远困在自己的逻辑里。”

更可怕的事情发生了。

无限递归的影响开始扩散。那些受到影响的数学概念不仅自身陷入递归,还会将递归传播给与之互动的其他概念。

萧九惊恐地发现自己的尾巴尖开始重复同样的运动轨迹:“卧槽!连本喵都要中招了!”

冥痕用混沌本质包裹住萧九,暂时阻断了递归的传播。

但就连冥痕的混沌本质本身,也开始出现重复的模式。

“我们必须做点什么!”苏夜离看向陈凡。

陈凡闭目感受着周围的变化,突然睁开眼睛:“我有个想法。无限递归的本质是自我引用,但如果一个概念根本没有‘自我’呢?”

零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就像你之前对抗选择公理时做的那样?”

“没错。”陈凡点头,“如果我们能创造一个没有自我指涉能力的概念...”

林默插话:“但数学概念天生就具有自我指涉的能力。这是哥德尔不完备定理的基础!”

陈凡笑了:“那就创造一个不是数学概念的概念。”

所有人都愣住了。

不是数学概念?在数学圣域里?

陈凡开始行动。他将手按在胸口,悖论之核发出微弱的光芒。

但这一次,他没有创造数学悖论,而是在创造某种...更原始的东西。

“你在做什么?”苏夜离关切地问。

“我在回忆...”陈凡轻声说,“回忆数学出现之前的世界。”

在他的手中,一个模糊的影像开始形成。

那不是什么复杂的结构,而是一个简单的记忆片段——童年时母亲哼唱的摇篮曲,那种旋律没有任何数学规律,却充满了温暖的情感。

无限递归防御矩阵立刻注意到了这个异常存在。

一道无形的波动扫过这个记忆片段,试图将其纳入递归检测。

但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记忆片段没有陷入自我引用,因为它根本没有“自我”可以引用。

它只是存在,就像一阵风、一滴雨那样自然存在。

防御矩阵似乎困活了。

它再次扫描这个记忆片段,但结果还是一样。

这个存在不符合任何已知的数学范畴,它就像是数学宇宙中的一个盲点。

“有效!”零兴奋地说,“它无法理解非数学的存在!”

公理守护者却警告道:“不要高兴得太早。无限递归防御矩阵会学习,它会适应这种异常。”

果然,防御矩阵开始改变策略。

它不再试图让记忆片段自我引用,而是开始构建一个数学框架来“解释”这个记忆片段。

它用傅里叶分析分解旋律,用概率论描述情感波动,用拓扑学刻画记忆结构...

记忆片段开始被数学化,一旦完成这个过程,它就会像其他数学概念一样陷入递归。

“它在强行将非数学转化为数学!”冷轩惊呼。

陈凡却不慌不忙:“那就让它转化吧。”

当防御矩阵终于将记忆片段完全数学化时,陈凡突然激活了隐藏在记忆中的某个东西——那是一个极其简单的念头:“我想回家。”

这个念头被数学化后,变成了一个自我指涉的命题:“本命题想要回家。”

无限递归防御矩阵立刻开始工作,它让这个命题不断地引用自己:“本命题想要回家,因为本命题想要回家,因为本命题想要回家...”

但每一次递归,都只是在强化“想要回家”这个愿望。

递归非但没有困住这个命题,反而让它变得越来越强烈。

“它在利用递归强化自己!”林默看出了端倪。

公理守护者震惊地说:“这不可能...无限递归应该导致意义的流失,而不是强化!”

陈凡微笑道:“因为‘想要回家’不是一个数学命题,它是一种情感。数学可以描述情感,但永远无法完全捕捉情感的本质。”

防御矩阵似乎意识到了问题所在。它停止了递归,开始重新评估这个异常。

就在这时,苏夜离也加入了。

她创造了一个关于离别的记忆,那种撕心裂肺的痛楚被数学化后,变成了一个关于“缺失”的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