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一出,荣舅妈赶紧摆手:“这怎么好意思?这些都是给你们的……”
“拿着吧。”杨玉贞打断她,语气不容置喙,“我这儿不缺这些,你们带回去更实用。”
上辈子杨玉贞因为气他们求亲改订亲,就全收下了这些礼物,其实到最后全贴补给了乔幼苗了,但后来被乔幼苗念叨了好几年,说她主妇做惯了,“贪小便宜,什么便宜都好意思占”。
这辈子她一样都不要,只给乔幼苗准备丰厚的陪嫁,就算以后乔幼苗再想抱怨,也挑不出理来。
她能做的都做了,算是对得起这个女儿了。
等把女儿的婚事彻底办妥当,送她风风光光嫁去傅家,自己对这个女儿就算是尽完了最后一份义务。
往后乔幼苗过成什么样,是好是坏,都与她无关了。
她既不会再插手女儿的生活,也不需要女儿反过来尽什么赡养义务,彼此各过各的日子,倒也清净。
傅斯年见杨玉贞没接话,赶紧往前凑了凑,语气里满是真诚,眼神也亮了几分:“阿姨,您看这些烟酒布料,都是我特意挑来给您招待人用的,特别是这块深蓝色的灯芯绒,我跑了县城三家布店才选到的,摸着厚实,做棉袄正合适。”
把心意摆明,傅斯年继续道,“我们来的时候运气好,搭了朋友的顺风车,东西直接送过来也方便;可回去得坐火车,带着这些东西太沉,也不方便挤车,就不往回带了,您留着用正好。”
杨玉贞抬眼扫了眼堆放的烟酒布料,摇了摇头,语气带着不容置喙的笃定:“那可不行,来的时候你们拎着满满两篮子东西,回去哪能让你们空着手?传出去人家该说我不懂礼数了。”
荣舅妈坐在一旁,听着两人的对话,心里暗暗点头——傅斯年说得实在,杨玉贞说得也在理,可这些礼物太贵重,她带回去就是个笑话。
她眼珠转了转,笑着打圆场:“玉贞妹子,斯年说的也是实情。不过我倒有个不情之请——刚才我尝了尝你家的小鱼干,咸香入味,嚼着特别有劲儿,要是还有富余,我就厚着脸皮多要一些,回去给家里人也尝尝鲜。”
郑绪东一听,立刻笑着接话,语气里满是爽快:“舅妈您放心,小鱼干且有着呢!我妈这次回来,特意带了十来斤,都是挑着大的晒的,味道正得很。您等着,我这就去给您拿!”
说着,他转身就往厨房跑,脚步轻快得像阵风。
没一会儿,郑绪东就找到三张报纸包出来,每个纸包里都鼓鼓囊囊的,差不多二斤多的样子。
他眉头轻轻皱了皱——回礼讲究成双成对,单数总觉得不太吉利。
沈策看着小少年这当家做主,琢磨不定的小模样,忍不住笑出了声。
大乔的这个弟弟也实在是可爱。
沈策往前凑了凑,压低声音提醒:“小东,月亮妈之前用兔子毛做了好几双手套和围脖,都放在车上呢,还说让主任看着送人。我觉得拿手套当回礼就挺好,又实用又体面,还都是双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