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成功加搞事(2 / 2)

刘副县长的秘书赶紧的问:“玉贞姐,你这话准吗?”

杨玉贞从容应对:“几十个人应该不成问题,开酒店,也要开个酒厂吧,不说什么高大上的,做个地瓜干酒还是容易的,酒店一天的消耗量很大,我们自己搞个自营品牌,比如清水老窖之类的,价格低点也不要酒票,估计销售额不会差。另外,做豆腐制品也可以有个加工厂,反正做出来酒店就能自销,还可以卖到市场上,只要县里愿意给立项,批个正经的单位,那养活人太简单了。”

杨玉贞觉得刘副县长不懂商业,现在这情况难就难在办厂的手续,赚钱是最简单的,只要有货市场上什么都吃得下。

刘副县长眼神微动,真的,他本能的觉得眼前的妇人魅力跟灯芯一样,突然亮了一截子。

刘副县长笑了笑:“那就交给你了。”

跑手续果然是最麻烦的没有之一。

因为刘副县长交代下来,杨玉贞也没有孙红茶帮着跑手续了,交给了其中的一个徒弟吕向阳,上面都通了关的手续,硬是跑了一个月没拿下,中间关卡过节太多了,不认识人,真是很麻烦。

杨玉贞也没找人加速,让他慢慢学习。

她的徒弟,总不能都守着摊儿。

张铁牛一个人守着后厨不让人乱来就行了。

其它的人,各司其职,杨玉贞都给他们安排了好的职业。

至于有点聋的,买个助力器,高度近视的,配个酒瓶底儿眼镜,除了哑巴没有办法,让他按时去看心理医生,其它的,基本上杨玉贞都把他们当正常人用。

就是这一份,正常对待,并没有优待,却让这些徒弟们更加的死心塌地,觉得师父好。

因为从本质上来说,他们都是强者,对于别人的怜悯,打心眼里觉得不愉快。

杨玉贞忙到五月末,终于能歇口气——火锅店运转得顺风顺水,酒厂筹备有了眉目,连流动早点铺的车次都加了几趟,每天只需听腾明远报次账,再盯下食材供应,日子难得清闲。

许久没露面的罗姐姐再次搞了个大新闻。

杨玉贞几乎都快忘了罗砚洲那个爱折腾的姐姐,毕竟自从罗砚洲实施“隔绝计划”,这阵子确实没再听到罗姐姐杜撰出什么新是非。

罗砚洲当初也是没办法,为了不让姐姐再闹出之前那样的事,干脆找了个离火锅店不远的小院子,让姐姐搬了出去。

又托人给外甥女儿报了附近的小学,让姐姐每天忙着送孩子、接孩子,再做些家务,好歹有了正经事做。

加上他每天早出晚归在店里忙活,累得沾床就睡,姐弟俩见面次数少,自然也没机会再起争执,日子总算安生了些。

可罗姐姐骨子里就不是能闲得住的人——平顺日子过了没半个月,她就觉得浑身不自在,总想着找点“新鲜事”。

自打记起火锅店开业时发的“三日内送菜”传单,她心里忽然有了主意,硬是去了店里,找人要了三张单子,径直去找了房东肥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