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婆媳齐上阵(2 / 2)

开业前三天,杨玉贞还组织了一次“模拟营业”。

让徒弟们假装客人,从进门、点餐、涮菜到结账,全程演练。

有个退伍军人端火锅时手有点抖,杨玉贞就手把手教他:“左手扶着锅沿,右手托着锅底,脚步放慢,别慌。”

这玩意儿倒了,那可没有小事!

距离五月一号开业还剩两天,杨玉贞看着店里收拾得亮堂的铜火锅、码得整齐的食材,突然拍了下手——还差最后一把火,得让清水市的人都知道,这儿要开家不一样的火锅店。

她立刻让人去印刷厂,印了足足一千张传单。

传单没搞花里胡哨的设计,白底黑字清清楚楚:“清水市首家铜锅火锅店5月1日开业!凭此单到店,每桌免费送爆炒腰肝、红烧大肠、麻辣猪杂三选一,开业三天内有效。地址:XX街XX号,‘军民鱼水情火锅店’。”

末尾还特意加了行小字:“退伍军人经营,食材新鲜,价格公道。”

传单印好的当天下午,杨玉贞就把这个三百张交给了刘副县长,二百张交给了孙红茶。

还有一百张,杨玉贞给了这一段时间自己打交道的一些朋友,毕竟朋友多了多条路。

另外四百张交给鱼水情流动早点铺子,他们出去卖包子的时候还可以套个交情。

不到一下午,五百张传单就送完了。

有路过火锅店的人,看到门口贴的开业海报,也凑过来问:“凭传单能领辣油炒腰肝?我现在能领传单不?”

当然不行!

其实杨玉贞早算好了——炒猪杂成本不高,却都是实打实的荤菜,老百姓和机关干部都爱吃。

凭传单送菜,既显得实在,又能吸引第一批客人。

等到开业当天,只要火锅味道好、食材新鲜,这些尝过鲜的客人,说不定就成了回头客。

最重要的是,有两道可以提前让徒弟们做好,只有一道爆炒腰肝,这个要了亲命了,她得亲自上阵。

不过有个徒弟张铁牛展现了厨艺天份,她带着他再炒上几十份的腰花,估计他就能接手这项业务了。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猪杂包的生意要停一停,换成了猪肉包。

因为这个更好流程,肉馅不用炒,只需要按量放调味。

杨玉贞每种调味料都标了清楚的分量,让徒弟们掌握,十斤肉馅要放多少多少的料,杨玉贞直接一大包弄好了,所以她现在完全可以从包子店完美的脱身了。

她对于在后厨待着兴趣不大。

现在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做底料,这个需要她,且徒弟们一时半会不能让他们上手!

其它的都可以了。

杨玉贞心里踏实得很——这火锅店,既没让她一个人扛下做菜的累,又让这群退伍军人有了正经活干,再过一天,清水市的老百姓就能围着热乎的火锅,尝个新鲜了。

江晚意将这三道菜加上火锅的样子拍下来,再找了几个中学老师,帮着直接在饭店外墙上画着超大的食物图。

这可太新鲜了,这让老远的人都来看看,看着看着,口水都要流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