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想想大女儿阮晴岚性子是有些要强的,亲弟弟升迁这样的好事,怎么可能一点表示没有。
“那这可怎么办?”
王嬷嬷给出主意:“老夫人,要不你让大人帮着查查?”
王氏想到刚才为女儿找补的话有些为难:“要是跟青瑜说了,那刚才跟他媳妇说的话就是打脸了。”
王嬷嬷心里叹气,还是继续劝:“您跟大人是亲母子,哪有那么见外,想来您叮嘱一句大人也不会跟夫人说的,大小姐那边要是有个万一,大人也好做主。”
“是了,青瑜就是这个家的依靠,他姐姐还要靠他撑腰呢。”
眼见着王氏就要等着儿子回来,王嬷嬷还是提醒了一句:“老夫人,您刚才说要给夫人送银子,可是要我去取了?”
王氏听见这话看过来,王嬷嬷就怕王氏想耍赖还是劝着:“老夫人刚才跟夫人说了,怕是夫人现在等着呢。”
也是提醒王氏,别说话不算话,亲生的无所谓,可不能在儿媳面前失了脸面。
王氏再不情愿也点头了,王嬷嬷管着她的体己,做主取了银票送过去,王氏眼见着肉疼,看着王嬷嬷出去,还跟身边的人说:“还是孙妹妹家好,什么都听她的,儿媳妇也孝顺,嫁妆都给她管着,我还要请教一二,你去找个人送帖子,就说明天有功夫,让孙妹妹来说话。”
身边的人得了吩咐就下去找人跑腿,如今王氏和孙氏很是要好,孙氏捧着王氏说话,两人也算是臭味相投,也算是达成了孙氏最开始的目的。
王慧珍接了银子就说让王氏等一日,这就置办了东西添上,到时候把单子送过去。
王嬷嬷还给王氏说好话:“夫人,我托大说一句,老夫人也没什么坏心思,就是有时候不记事,您多担待。”
王慧珍看着已经生了白发的王嬷嬷也不为难:“嬷嬷这是哪里话,我们当小辈的自当孝顺,这次也是弄错了,不碍事的,你回去也劝劝母亲,不要跟我生气,等有时间我亲手做两道菜去跟母亲赔罪。”
王嬷嬷应的快回去了,黄芩送完人回来跟王慧珍说:“夫人,您也没错,怎么还要去赔罪?”
也就是黄芩跟王慧珍一起长大的,才敢说这话。
王慧珍提点她:“母亲毕竟是长辈,拉不下脸,我这做小辈的姿态低点是应该的,再怎么说我也要给二爷几分面子。”
其实最后这句比较重要,阮青瑜回来就被人叫到母亲院子里,他还不知发生了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