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村,村口。
一辆牛车静静地停靠在原地,李铁牛坐在上面,疲倦地打了个哈欠。
他下意识往身后望去,却是空荡荡的,连个人影儿都没有。
只有不远处树下那群村里的妇人,叽叽喳喳不知道又在背着他蛐蛐什么。
“也不知道大刚兄弟那边如何了……叶家老二就算是再心急,应当也会等小花侄女回村,才会登门商讨叶家老大回村的事宜吧?”
想到刚刚镇上看见的那些,李铁牛不禁感到有些头疼。
原本被彻底撵出李家村的叶老大一家,没想到居然因为叶老二的回归,忽然有了转圜的余地。
他纵然心里担忧,也只能在这里默默守着村口,只等小花回来然后第一时间通报消息。
如若不然,他就算守在叶大刚家里,也起不了什么作用。
毕竟这次叶家老二回来,除了他自己和叶老大一家以外,还有一位堪称传奇的存在,金记商行的镖头,秦破山!
“不过……听说俺刚刚回家吃饭的那段间隙,陈大豪兄弟似乎匆匆赶到李家村,似乎是有什么急事……”
“他之前说过,最近都会在青阳镇办事,如今突然来这李家村,恐怕也与小花侄女有关!”
李铁牛心里暗暗想着,却是想起了今早清晨时分,比他还先离村的叶小花。
“也不晓得小花侄女在城里办的事,是否还顺利。”
当!当!当!
就在他陷入沉思之际。
一道道急促的铜锣声骤然响起,吓得李铁牛顿时打了个哆嗦,下意识看向村口外面的小山坡。
这,这哪来的动静?!
与此同时,村口树下那些妇人也讶然起身,纷纷将目光看了过去。
小土坡的位置,两名负责敲铜锣的衙役站在最前面,每隔几息就连敲三下铜锣,显得十分有节奏。
他们身后一连冒出三辆精美的马车,马车的最后方,又有两名衙役高高举着手里“捷报”的木牌。
“咱们李家村,何时能发生了这样的大事?!”
望着眼前一幕,李铁牛顿时不敢置信地瞪大了目光。
这份阵仗,他曾经只在安阜城内见过!
那一次,他正好送人到安阜城里,打听了好久方才晓得,是有一位安阜城的秀才老爷参加乡试高中,成了举人,方才有专门的衙役登门报喜。
“难道俺李家村也要出现一名文曲星了?!”
李铁牛心里头刚冒出这个诡异的想法,便连忙摇了摇头,将这个不太靠谱的答案甩出脑袋。
去年方才进行了所谓的乡试,每隔三年才会有下一场,更何况向来都是在秋收后举行,所以又被称为秋闱。
现在这天气还热着呢,怎么可能是有人中了举人?
更何况李家村这样的穷乡僻壤,莫说是出了个举人老爷,就算是有人考上了秀才,那都是足以轰动全村的大事,怎么可能如此默默无闻?
“既然不是中举,那为何会有这么大的动静?!”
这一刻,李铁牛心里头有无穷的疑惑。
望着缓缓赶来的马车车队,他连忙强行压住内心的震惊,提前将牛车赶到一旁的空地,免得挡了进村的道路。
不管怎么说,看这么大的阵仗,就肯定不是他能够惹得起的存在。
要是不小心挡路怠慢了对方,那对于他这种小人物来说,麻烦可就大了!
就在李铁牛默默让开村口停牛车的位置时,身后那群妇人也不由张大了嘴巴,惊呼道:
“今日这是咋个了?咱李家村居然来稀客了!”
“该不会是叶家老二搞出来的动静吧?刚才俺不是跟你们说了,他离村这些日子不晓得走了什么狗运,竟然摇身一变成了商行的镖师,据说还认了镖头当师父哩!”
“咦?你这么一说,倒是有这个可能,不然除了叶家老二,咱们村恐怕只有里正大人才能认识这样的贵客。”
其余妇人虽然没有言语,但大多数心里的想法都是如此,要么是叶家老二带来的动静,要么就是里正大人。
除此之外,她们想不到第三人……
忽然,人群里,有一道弱弱地声音响起:
“等等,你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