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虽然走完了一生,但曹魏这艘大船还在继续航行。
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十月辛未日,曹丕代汉称帝,改雒阳为洛阳,并定都。
黄初七年(公元226年),曹丕去世,曹叡在洛阳即位,是为魏明帝。
青龙二年(公元234年),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魏蜀边境上的情况有所减缓。
景初二年(公元238年),曹叡派遣司马懿攻灭公孙渊,辽东平定。
甘露五年(公元260年),曹髦不甘司马氏威胁自己帝位,召见王经等人,对他们说“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
泰始元年(公元266年)十二月,曹奂被司马炎逼迫禅让,曹魏灭亡。
回顾曹操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是一部很好的人生规划书,更是一出激情荡漾的英雄好戏。
很多人都评价曹操是治世能臣、乱世奸雄。
也确实如此,曹操的人生核心始终与平乱和夺权绑定,其生活几乎被军政事务填满,堪称马背上的政治家。
从童年时期,释放心性,到早年仕途,初露酷吏锋芒。
黄巾起义爆发后,曹操任骑都尉,率军镇压起义,后因功升济南相,在任时罢免贪腐县令,严禁地方祭祀陋习,整顿吏治,颇有政绩。
这一阶段,曹操一直在追寻着内心做事。
董卓乱政后,曹操散尽家财招募兵马,参与关东诸侯讨董,设立曹氏初创公司,后迎汉献帝刘协迁都许县,以天子名义四处征讨。打袁绍、败袁术、破吕布、平匈奴、定西凉,战事不停。
这一阶段,曹操一直在朝着实现自己的志向而努力。
直到暮年,曹操都没有停止过领兵征战。
他掌控着天下三分之二,坐拥百万雄狮,任凭众人如何劝进,都没有动摇过,始终坚持着臣子的本分,哪怕已经拥有了天子礼仪和实权。
所以,那些说曹操乃汉贼,盗取大汉天下的言论,并不符合历史。
东汉末年的三大诸侯当中,刘备称帝了,孙权称帝了,唯独曹操至死都没有迈出那一步。
不说曹操对大汉有多少忠诚,但他做到了他人不能做到的事。
还是那句话,这天下若是没有曹操,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