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7章 汉王已到襄阳(1 / 2)

千里之外的襄州襄阳城,临江的码头上火把通明,甲士林立,气氛肃杀而凝重。

镇南将军、襄州刺史韦孝宽亲自按剑而立,锐利的目光不断扫视着漆黑江面,他身后,一众襄州将领皆顶盔贯甲,肃然无声。他们在此已等候多时,只为迎接一位至关重要的贵客——汉王刘璟!

子夜时分,江雾弥漫中,一艘来自北岸樊城的大型渡船缓缓靠岸,踏板放下。率先走下的是一队精锐的亲卫,迅速在码头两侧布防。紧接着,一个身影出现在船舷边。

来人正是刘璟!他并未穿戴繁琐的王服,而是一身赤黑相间的精良战甲,外罩一袭醒目的白色战袍,甲胄在火把照耀下泛着幽冷的金属光泽,白袍则在江风中猎猎作响,衬托得他身形愈发挺拔。虽然眉宇间还带着一丝晕船的倦色,但那双眼睛却亮得惊人,如同暗夜中的星辰,充满了锐意与掌控力。他稳步走下踏板,踏上襄阳的土地。

在他身后,跟随着一众气息彪悍的将领和谋臣,主要以熟悉江南情况的原南梁降将为主:性情如火的高昂、沉稳持重的王僧辩、勇猛善战的侯缜、精通水战的黄法氍、脾气暴躁的胡僧佑、年轻气盛的窦毅、以及徐度、蔡路养、萧摩珂等人。军师陆法和也赫然在列,他依旧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仿佛一切尽在掌握。

韦孝宽见刘璟下船,立刻快步上前,躬身抱拳,声音洪亮:“臣,韦孝宽,参见大王!恭迎大王驾临襄阳!”

刘璟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上前一步,亲手扶起韦孝宽,目光扫过他略显风霜的面庞,语气带着真诚的赞许:“孝宽镇守荆北,独当一面,辛苦了。”

韦孝宽感受到刘璟手掌传来的力量和对下属的体恤,心中微暖,连忙道:“为大王效力,为汉国开疆拓土,乃臣分内之事,从不觉得辛苦!”

刘璟闻言,不由莞尔,带着几分打趣的口吻说道:“好你个韦孝宽,年纪才刚过三十,正是锐意进取之时,怎么也开始学官场上那些老油条的客套话了?这可不像你,不太好。”

被刘璟这么一说,韦孝宽顿时有些窘迫,他那张平日里严肃刚毅的脸庞竟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红晕,讷讷不知该如何回应。

刘璟见状,哈哈大笑,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力道不轻,显得极为亲昵:“好了,不说你了。走,带本王进城,这江风吹久了,骨头缝里都发凉。”

“是!大王请!”韦孝宽连忙侧身引路。

一行人很快便回到了襄州刺史府。大堂之内,早已准备好了一幅巨大的南梁疆域图,山川河流,城池关隘,标注得极为详尽。

刘璟径直走到地图前,目光如炬,直接切入正题,问道:“张历从建康传回的消息,确定侯景是今日起兵吗?”他的声音平稳,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

韦孝宽立刻收敛心神,肃容答道:“回大王,消息确认无误。张指挥使通过联络在侯景军中的一名校尉,得到了准确时间。按照时辰推算,此刻……侯景应该已经举兵反梁了。”

“好!”一旁的高昂一听,兴奋地直搓手,一双虎目放光,迫不及待地对刘璟说道:“大哥!既然侯景那厮已经动手,南梁内部大乱,咱们还等什么?正好趁他病,要他命!直接发兵,干他梁吧!”他摩拳擦掌,恨不得立刻提刀上马,杀过江去。

“末将愿为先锋!”

“大王,机不可失啊!”

“请大王下令出兵!”侯缜、胡僧佑、王僧辩等一众原南梁降将也纷纷出列请战,情绪激昂。他们在汉军服役多年,早已证明了自己的忠诚,此刻重返故地作战,更是充满了洗刷昔日之辱、建功立业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