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约大惊:\"将军三思!段韶是高欢侄儿,骁勇善战,光州虽小却城防坚固,恐难轻取。更何况,杀段韶必将激怒高欢,届时...\"
\"正合我意!\"侯景冷笑,\"段韶确实是一员猛将,但正因为他是高欢亲信,杀他才能表明我的决心。只要拿下光州,宇文泰必信我诚意。\"
他眼中闪过疯狂的光芒:\"更何况,段韶只有一万人马,我军近七万之众,岂有不胜之理?我不仅要取光州,还要亲手斩下段韶的首级!\"
任约见侯景决心已定,不再劝阻:\"末将这就去准备。\"他躬身退出,心中却充满不安。跟随侯景多年,他深知主公性格多变,这次的决定似乎带着一种绝望的疯狂。
侯景望着任约离去的背影,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他知道这是在赌博,但人生有时不得不赌。他摸了摸瘸腿上的伤疤——那是多年前与高欢并肩作战时留下的。
如今,昔日的战友已成死敌。
与此同时,光州城内,刺史府。
段韶已经收到高欢的密信,正在积极整军备战。虽然只有一万人马,但他丝毫不惧。
\"侯景若敢来犯,必叫他有来无回!\"段韶在军帐中对众将道,声音洪亮有力。年仅二十七岁的他已是北齐名将,眉宇间自有不怒自威的气势。
副将担忧道:\"将军,侯景虽然在下邳损失了八千人,仍有近七万大军,我军只有一万,是否向朝廷请求援军?\"
段韶大笑:\"兵贵精不贵多。侯景军虽众,但多是乌合之众。我军虽少,却是百战之师。更何况,\"他指着地图,\"光州城防坚固,粮草充足,坚守待援不成问题。\"
他环视众将,正色道:\"侯景此人,暴虐无道,若让其得势,必是天下苍生之祸。我等身为大齐将士,保家卫国,义不容辞!\"
众将受其感染,齐声道:\"愿随将军死战!\"
段韶满意地点头,随即布置防务:\"多派探马,密切关注侯景军动向。加固城防,储备滚木礌石。从今日起,全军进入战备状态!\"
待众将退下后,段韶独自登上城楼,望向北方。夕阳西下,天地间一片苍茫。他想起了叔父高欢的信中嘱托:\"韶儿,光州乃咽喉要地,万不可失。侯景若反,必先取此城。\"
\"叔父放心,\"他轻声自语,\"只要有韶在,绝不会让侯景踏过光州半步。\"
他知道这将是一场恶战,但身为段氏子孙,他绝不能辱没门风。对抗侯景这种恶徒,自己必胜!
下邳城内,权景宣接到宇文泰的旨意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支援侯景?\"权景宣反复阅读诏书,脸色越来越难看,\"陛下这是要我等与虎谋皮?\"
副将王轨同样面色凝重:\"将军,侯景上月还在攻打我等,如今却要支援他?将士们恐怕难以接受啊。\"
权景宣长叹一声,心中充满失望。他原本对宇文泰充满敬仰,认为他是明君雄主,没想到竟会做出如此决定。
\"陛下这是被四州之地蒙蔽了双眼。\"权景宣痛心道,\"侯景这等反复小人,今日能叛齐,明日就能叛周。与他合作,无异于饮鸩止渴。\"
王轨低声道:\"那将军准备如何应对?\"
权景宣沉思良久,终于开口:\"陛下旨意不可违抗,但具体如何'接应',尚有操作空间。\"他走到窗前,望着操练的士兵,\"传令下去,全军整备,但无我亲自命令,不得擅自出击。\"
他心中充满矛盾:一方面忠于宇文泰,另一方面又深知侯景不可信。这种两难境地让他倍感煎熬。
\"但愿陛下只是一时糊涂,否则...我大周危矣。\"权景宣轻声叹息,目光望向远方,那里战云正在聚集。
而此时,宇文泰正在许昌皇宫中,对着地图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
\"侯景若胜,朕得四州;侯景若败,朕除一患。无论如何,朕都是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