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高澄也欧帝(1 / 2)

邺城丞相府内———

"父亲。"高澄的声音从门外传来,恭敬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试探。

高欢睁开眼,听着自己这早已在权谋场上游刃有余的儿子的声音,缓缓说道:"进来。"

高澄推开房门,躬身行礼,动作标准得无可挑剔。他小心翼翼地观察着父亲的神色,注意到高欢眼下的乌青和额角的皱纹——这些都是连日来夜不能寐留下的痕迹。

"陈元康再次传来消息,"高澄的声音保持着恰到好处的平稳,"刘璟要求我们割让沃野镇。而且...杨忠已经率军三万前往夏州了。"

"啪"的一声,高欢手中的酒杯微微一颤,几滴滚烫的酒水溅出,在紫檀木案几上留下深色的痕迹。他虽然立即稳住酒杯,但额角暴起的青筋暴露了内心的波澜。

"杨忠..."高欢喃喃道,这个名字让他想起许多不愉快的回忆,"刘璟的三弟,为人奸诈狡猾,最善奇袭。沃野镇将刘丰性格忠直,恐怕不是他的对手。"

高澄仔细观察着父亲的反应。他注意到高欢虽然嘴上说得凶狠,但眼神中却流露出一丝难以掩饰的疲惫和恐惧。高澄知道,父亲这些夜夜被噩梦困扰,常常在深夜惊醒,大喊"玉璧"、"沙苑"。

"我们在沃野有多少人马?"高欢突然问道,声音有些沙哑。

高澄早有准备,立即回答:"不算苍头奴,大约五千正规军。如果算上苍头奴,大约四万人。"

"四万..."高欢苦笑一声,"其中能战者不过万余,其余都是充数的奴隶。"他站起身,踱步到窗前,望着远处邺城的灯火,"沃野镇乃是西北重镇,世代为我大魏所有。我们若割让沃野,六镇变五镇,天下人会如何看我们?"

高澄心中不以为然,父亲这么说就是准备妥协了。但他表面上仍保持恭顺:"父亲说的是。但眼下局势,若不与汉国议和,恐怕..."

"大魏天子尚在!"高欢突然转身,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轮得到别人说我们父子吗?"

高澄立刻明白父亲的意思——这是要让傀儡皇帝元俊出来顶雷了。他内心不禁暗叹:父亲果然老谋深算,手段如此卑鄙,自己还是不能小瞧了他。这一招既保全了高家的名声,又将割地的骂名推给了皇帝,可谓一箭双雕。

"父亲英明,"高澄嘴上称赞,心中却盘算着如何借此机会进一步掌控朝政,"儿子这就去请皇帝下旨。"

高欢点点头,疲惫地挥挥手:"去吧。眼下最重要的是停止战争,休养生息。记住,姿态要做足,不能让天下人觉得我们怕了刘璟。"

"儿子明白。"高澄躬身退出书房,转身的瞬间,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老狐狸,明明是自己不敢与汉军决战,却还要装模作样。总有一天,这丞相之位是我的,到时候...

——————

离开丞相府,高澄立即带上心腹祖珽和宋游道前往皇宫。夜色中的洛阳皇宫显得格外冷清,仿佛一座华丽的牢笼。宫墙高耸,却挡不住权力的触角。

"世子,"祖珽凑近低语,这个以狡诈着称的谋士眼中闪着精光,"待会若是皇帝不肯就范..."

高澄冷哼一声,稚嫩的脸上露出与年龄不符的狠厉:"由不得他不肯。一个傀儡皇帝,还真把自己当回事了。"

宋游道在一旁惴惴不安,这个较为保守的谋士搓着手:"世子,毕竟是一国之君,我们是否..."

"闭嘴!"高澄瞪了他一眼,目光如刀,"没用的东西,一会看我的眼色行事。再这般畏首畏尾,以后就别跟着我了。"

宋游道吓得连忙低头称是,再不敢多言。

皇宫内,元俊正在借酒消愁。这位年轻的皇帝虽然身在九五之尊,却无半点实权,终日被软禁在宫中,如同笼中之鸟。烛光下,他苍白的面容更显憔悴。

"陛下,少喝些吧..."贴身太监小声劝道,眼中满是怜悯。

元俊苦笑一声,将杯中酒一饮而尽:"不喝酒,又能做什么?朕这个皇帝,不过是高欢父子手中的玩物罢了。"他的手指摩挲着酒杯上的龙纹,"先帝在位时,虽也是权臣当道,但至少表面上的礼数还在。如今倒好,高澄那个十三岁的小儿都敢对朕呼来喝去..."

就在这时,殿门被猛地推开,高澄带着祖珽和宋游道闯了进来。守门的侍卫低着头,不敢阻拦。

元俊吓了一跳,酒杯"啪"地掉在地上,碎裂的声音在寂静的宫殿中格外刺耳:"中、中书监...此时入宫,意欲何为?"他的声音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

高澄双手叉腰,盛气凌人地看着元俊,甚至连基本的礼节都省略了:"请陛下下旨,割夏州、沃野二地,与汉国议和。"

这话如同晴天霹雳,震得元俊目瞪口呆。沙苑战败、损兵折将二十万的事情他是知道的,但没想到居然要割让沃野镇!北魏世代都占据六镇,从未有失,这可是祖宗基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