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片是他昨晚现印的,头衔是蓝海文化创意总监。夏晚晚迟疑地接过,名片边缘在她指腹留下一道浅浅的纸痕。
你们做什么类型的?
什么都做。刘吵吵信口开河,最近在筹备一个艺术疗愈项目,需要懂心理学的设计师。
这招见效了。夏晚晚重新坐下:具体是什么形式?
接下来的二十分钟,刘吵吵即兴发挥了一个用视觉艺术辅助心理治疗的项目方案。说到第三分钟时他就开始佩服自己——大学辩论队的胡诌功底还没丢。
有意思。夏晚晚最后说,但我现在手上有活,两周后可以详谈。
刘吵吵微笑:加个微信?
扫码时他注意到夏晚晚的手机屏保——一张日出照片,角落有个模糊的男性剪影。八成是程愈。
走出咖啡厅,刘吵吵立刻给阿凯发消息:“搞定了”。阿凯回复:“真要去撬墙角啊?”
刘吵吵没回。他站在路边点了支烟,看着夏晚晚的背影消失在街角。最初他只想让程愈尝尝被甩的滋味,但现在,他对自己产生了怀疑。
晚上回到家,母亲发来视频通话。镜头里的她手舞足蹈地比划,父亲在旁边举着写字板:“介绍个姑娘,幼师,性格好”。
刘吵吵对着屏幕点头,假装信号不好匆匆挂断。冰箱里只剩半罐啤酒和过期酸奶。他抓起钥匙下楼,便利店的白炽灯刺得眼睛疼。
关东煮买三送一。收银员头也不抬地说。
刘吵吵要了杯热可可,坐在玻璃窗前看夜间巴士驶过。手机相册自动跳出去年今日——是他和前女友在迪士尼的合影。照片里他搂着她的腰,她对着镜头比耶,无名指上的情侣戒闪闪发亮。
右滑下一张,是分手两个月后和程愈的合照。两人僵硬地站在美术馆前,像被PS到一起的。刘吵吵突然意识到,他手机里从没有过和程愈的亲密照。
热可可太甜,黏在喉咙里咽不下去。他点开夏晚晚的朋友圈——全部可见,最新一条是三天前:“复健Day12,能完整画完一张线稿了”。配图是张风景素描,角落里签着的花体字。
再往下翻,五个月前有一条:“又梦见高中辩论赛,醒来发现枕巾湿了”。刘吵吵放大配图——模糊的奖杯照片,背景里有个戴眼镜的男生侧影。
他猛地放下纸杯。程愈和夏晚晚是旧相识?那自己算什么?报复工具?
凌晨两点,刘吵吵在床上辗转反侧。最后他抓起手机,给夏晚晚发了条消息:“项目资料发你邮箱了,有空看看”。
五分钟后,回复来了:“收到,谢谢。PS:你认识程愈很久了吗?”
刘吵吵盯着这句话,突然笑出声。猎物上钩了,但他不确定猎人是谁。他回复:“不算久,但足够了解他所有缺点。”
发完这条,他又补了一句:“比如他睡觉会磨牙。”
夏晚晚没再回复。刘吵吵走到阳台上,秋夜的星空格外清晰。他想起程愈分手时说的话:你分不清爱和恨,但这两样东西看人的眼神完全不同。
当时他不以为然,现在却莫名想起程愈说这话时镜片后的眼睛——平静得像深夜的湖面,倒映出他自己扭曲的脸。
风吹得后颈发凉。刘吵吵退回屋内,发现手机亮了一下。是夏晚晚发来的链接,某设计比赛的往届获奖作品集。第一条就是十年前全国青年设计大赛银奖作品:《声纹》,作者夏晚晚。
作品是一系列将声波可视化后的图案,其中一组标注着聋哑父母的手语韵律。简介里写着:声音不一定要被听见,但可以被看见。
刘吵吵的拇指悬在屏幕上方,久久没有动作。窗外,一颗流星划过夜空,快得像是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