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籍的话,让陈从进陷入了沉思,到了今天这个地步,距离那把至高无上的位置,陈从进似乎已经可以看的见了。
大唐的荣光,在安史之乱后,就已经荡然无存,剩下的只是满地的狼藉。
而在陈从进开始回返幽州的时候,长安朝廷经过一番讨论后,正式决定,改龙纪二年,为景福元年。
大唐的年号再次改元,而这次改元的原因,自然也是因为一件喜事,反正到了如今的地步,改个年号,看能不能一改如今颓丧的国势。
而这个喜事,便是胆大包天的董昌死了,那个玩笑一般的大越国,就此灰飞烟灭。
在宰相郑昌图的调度下,钱镠作为讨董前锋大将,在兵围越州之时,那是屡败叛军。
董昌部将徐淑,在越州城外的与钱谬举行了一场大会战,而最终的结果的是徐淑战死,越州军死伤惨重。
随后钱谬兵围越州,而在郑昌图的调度下,相邻的台州,湖州,明州等各州刺史,纷纷出兵响应。
俗话,烂船还有三斤钉,大唐在东南之地的声望,多多少少还是有一点的。
而董昌在面对钱谬的拼死进攻,很是惊惧,其实董昌都想不通,自己称帝,朝廷还没大规模的讨伐自己,为何曾经的部将钱谬,反应竟如此的激烈?
为了激励士气,董昌亲自在五云门,校阅军卒,并开府库以大赏,在军心开始恢复后,董昌亲自带兵,出城反攻,试图击溃围城之众。
只是很可惜,在孤注一掷下,董昌依然不能解越州之围,反而是在钱谬的猛攻下,全线大溃。
在最后关头,董昌遣使出城,自去帝号,复称节度使,并遣使赠厚礼于郑昌图,希望让郑昌图停止攻城。
按董昌的话来,他对大唐忠心耿耿,只是因为被人蒙蔽,才做出了这等蠢事,董昌希望郑昌图能向朝廷上书,替自己美言几句。
不过,董昌眼下还是没明白,如今在越州城下掌控大局的是什么人,郑昌图好听一些,是以宰相之尊,统筹诸将。
但实际上,在越州城下一不二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钱谬。
钱谬坚决拒绝停战,而是强烈要求趁热打铁,攻下越州,事实证明,郑昌图在这里,还真就只是大唐的一个招牌。
在五月初六,钱谬部将顾全武攻克越州外城,董昌只以牙兵退保内城,在走投无路之下,董昌又派人出城,这次,董昌的要求降的更低,愿意自罢节度使,仅为越州刺史。
但依然被钱谬拒绝,随后,钱谬派遣部将骆团入内城,面见董昌劝其降,并言愿奉送董昌前往长安。
在如今山穷水尽的地步下,董昌只能同意了钱谬的要求,随后布衣出城,钱谬命武勇都监使吴璋率兵护送董昌到杭州。
然而,董昌在押赴杭州的途中被吴璋所杀,随后传首长安,而董昌一家,共计三百余口人,连同百余名大越朝臣,一并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