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省城还笼罩在一层薄薄的晨雾中。
一支由三辆黑色轿车组成的车队,已经悄然驶出了省委大院。
打头的是一辆挂着省委牌照的红旗h5,这是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孙涛的座驾。
中间是一辆同型号的红旗,这是新任明州市委书记郑仪的专车。
后面跟着一辆考斯特中巴车,坐着组织部的工作人员和部分随行人员。
车队没有拉响警笛,也没有前导车开道,只是平稳地行驶在通往明州的高速公路上。
但明眼人一看这阵势,尤其是那特殊的车牌和车型,就知道这绝非普通的公务出行,而是涉及重要领导干部调整的“送任”。
高速公路两旁的田野和村庄在车窗外飞速倒退。
郑仪坐在后座,目光沉静地望着窗外。
今天,他将以一种全新的身份,重返明州。
这一次,不再是“主持工作”的副书记,而是名正言顺的市委书记,这座近八百万人口城市的最高决策者。
周扬坐在副驾驶,通过后视镜悄悄观察着郑仪。
他发现,郑书记今天似乎格外沉静,脸上看不出太多喜怒,只是偶尔会微微蹙眉,像是在思考着什么重要的问题。
周扬不知道的是,郑仪此刻脑海中盘旋的,除了即将到来的干部大会和全新的工作挑战,还有昨天在飞机上听到的那个关于“世同智能”和外资的消息。
这件事,像一根细微的刺,扎在他的心头。
他需要尽快弄清楚情况。
上午十点左右,车队驶抵明州地界。
在高速公路出口处,几辆明州市委、市政府的公务车早已在此等候。
看到省委组织的车队,明州方面的车辆立刻打开双闪,缓缓汇入车队,在前方引导。
车队的规模瞬间扩大,变得更加显眼。
沿着通往市区的快速路行驶,道路两旁偶尔有车辆和行人。
不少人看到这支安静却气场强大的车队,都纷纷侧目,投来好奇和探究的目光。
“这是哪位大领导来了?”
“看这车牌,是省里的车!中间那辆……难道是送新书记上任的?”
“应该是!听说原来的邹书记退休了,新书记今天正式上任!”
路人的窃窃私语和好奇的目光,都被隔绝在车窗外。
但郑仪能感觉到,一种无形的关注和期待,正伴随着车队,一路向着明州市委大院蔓延。
车队最终缓缓驶入庄严肃穆的明州市委大院,在主办公楼前稳稳停下。
大楼门前,已经站满了黑压压的人群。
以市长张林为首的明州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四套班子领导成员,各部委办局、各区县主要负责人,几乎全部到齐,整齐列队等候。
车门打开。
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孙涛率先下车。
紧接着,郑仪也迈步下车。
他今天穿着一身深色西装,白衬衫,系着一条深红色领带,身姿挺拔,面容沉稳。
看到郑仪下车,等候的人群中立刻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张林市长立刻迎上前来,分别与孙涛和郑仪用力握手。
“孙部长,一路辛苦!”
“郑书记,欢迎回家!”
他的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话语中透着亲切。
“张市长,辛苦各位同志久等了。”
郑仪与张林握手时,也能感受到对方那份作为“老搭档”的真诚。
其他领导班子成员也依次上前,与孙涛和郑仪握手致意。
寒暄过后,一行人簇拥着孙涛和郑仪,步入市委大楼,走向早已布置好的大会议室。
明州市领导干部大会,即将开始。
这标志着,明州正式进入了“郑仪时代”。
大会议室内,灯火通明,庄严肃穆。
主席台上方悬挂着醒目的会标:“明州市领导干部大会”。
台下,座无虚席。
全市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各区县、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济济一堂。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着期待、紧张、好奇的复杂情绪。
所有人都知道,今天的大会,不仅仅是迎接新任市委书记那么简单。
这更是一次权力的正式交接,是明州未来政治风向和发展路径的重要宣示。
此刻,每个人的心情都各不相同。
市委常委、副市长们,都正襟危坐,心中盘算着如何在新书记面前展现自己,如何适应新的权力格局。
台下的人群中,临川县委书记刘航,坐在靠前的位置。
他今天特意穿了一身崭新的藏青色西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努力让自己看起来精神抖擞。
但他的内心,却如同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一方面,他对自己的能力和政绩有信心。
尤其是在郑仪“主持工作”期间,他积极配合陈匣副书记,在临川大力整顿作风,调整了不少干部,赢得了不少好评。
他相信,这些表现,郑仪是看在眼里的。
郑仪之前也曾暗示过,看好他的能力,对他下一步的发展有过指点。
这让刘航对未来的仕途,充满期待。
说不定,借着新书记上任的东风,自己还能再进一步?
但另一方面,一想到女儿刘雅宁和郑浩的事,他就头疼不已。
那个郑浩,眼看就要鲤鱼跃龙门,进入省委办公厅了。
而女儿,显然是铁了心要跟定那小子了。
上次郑浩来家里,虽然态度诚恳,承认了之前的“懦弱”,也展现出了担当,但刘航心里那口气,还是没能完全顺过来。
如今,郑仪正式接任市委书记,身份更显赫。
郑浩作为他的亲弟弟,这背景就更硬了。
自己这个县委书记,在亲家面前,恐怕就更没什么“话语权”了。
这将来要是结了婚,女儿会不会受委屈?自己这张老脸往哪搁?
各种念头在刘航脑海中翻腾,让他心烦意乱。
他甚至有些后悔,上次郑浩来,自己态度是不是太生硬了?要不要找个机会缓和一下?